多半都是假的,古玩圈时常流传着关于捡漏的故事,有些更是传的神乎其神,说者是唾沫横飞,听者也是目瞪口呆。
若是江湖上出现一本《捡漏宝典》,那估计又得一场血雨腥风了。
现在国学热、传统文化复兴、非遗保护无不抬高整个古玩圈的价值和格调。
据说每十个国人当中就会有一位古玩收藏爱好者,各大收藏节目又雄踞卫视强档,这些都彰显出全民收藏的火爆场面。
但是,您想进古玩圈,还真得知道圈子里流传已久的经典捡漏故事。”
“什么故事?”
欧阳晓丹顿时来了兴趣。
“一个叫无心插柳柳成荫!”
张天元道:“扬城古博负责人杭先生像往常一样上班,接到东北黑省一位好朋友的电话,这位朋友言语中透着激动的劲儿,说是他刚搬来的邻居家有不少古玩字画,还有一幅‘扬城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瘦竹》。
杭先生一听可也卯足了劲儿,赶紧跟单位打了招呼就直奔黑省。
到了地儿,杭先生是左看右看,不舍得撒手,画的来路和品相都没问题,于是当场就成交了。
黑省的朋友和他邻居也是笑的合不拢嘴,三个人免不了推杯换盏庆祝一番。
当晚杭先生是走不了,就住朋友家了。
俩人唠起这么多年没见面,也是颇有感慨。
第二天起了大早,杭先生就要告辞。
正好这位新邻居也起了大早,看见杭先生要走,就邀屋里喝杯茶,想交个朋友。
杭先生是手里有画,心中大定,也就不急着赶路。
喝茶间,杭先生瞧着满屋子的古玩书画也是欣喜不已,这位新邻居也大方,直接说您再随挑一件,算结个缘,以后常来常往。
一听说免费,杭先生倒也不好意思了,几番推辞下来,杭先生瞅着一册残卷就拿上了。
这一番情景下来,几人更是互增了好感。
茶巡几盏,杭先生便驱车回家了。
回家后,郑板桥《瘦竹》这风声可就大了,几波同事亲友上门看新鲜,单位一老专家也凑个热闹,这一凑可不打紧。
第三四一四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