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风格是一致的。
罗马人继承发扬了西亚的镂金技术,发展成为一种被称为“镂花细工”的工艺,就是用小凿子在金器上雕刻。
紧接着是拜占庭时期。
拜占庭时期是基督教的发展时期,首饰主要以圣像、十字架为主体,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拜占庭时期的首饰一反罗马时期的简洁朴素,图案造型非常华丽,使用雕透工艺制成的复杂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几何图案的拼接,配以圆形垂饰。
当时珐琅彩工艺已非常发达,人们最常用的首饰制作材料是:宝石、半宝石、珐琅彩和玻璃。
随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人类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基督教会开始了长达1000年禁锢思想文明的漫长统治。
欧洲13世纪开始了限制平民佩戴首饰的法律,这是当时统治阶级希望用首饰区分等级的心态。
这之后的两百年,开启了显贵的皇室珠宝首饰时代,出现了很多造型别致的皇冠。
中世纪首饰以宗教题材为主,选材主要是金银、珐琅彩。
宝石用的并不多。
首饰在当时不是用来装扮的,而是用来参加重要庆典活动的。
因为“不能露出脖子和肩膀”的规定,项链、手链、项圈等饰品在当时几乎消失了。
16世纪后期,由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欧洲,首饰的装饰艺术也进入了以身体、服装和饰品三者和谐统一的时期。
当时的人们认为,首饰应该勾勒烘托出人体的自然美,于是出现了凸显人体自然曲线的优雅风格。
随着人体的解禁,人们露出优雅的脖颈,佩戴装饰珍珠钻石的项链,散去包裹的长发,配以羽毛、宝石制成的美丽头饰和耳环。
从这个时期开始,首饰佩戴逐渐开始了性别趋向,而少了阶级象征。
女人佩戴耳环、胸针、项链等美丽首饰,而男人仅仅佩戴腰带、戒指和手链。
这个时期珐琅彩微雕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当时出现了装饰风格的袖珍祈祷书,贵族妇女喜欢把香囊和祈祷书挂在几乎垂地的长腰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