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零三零章 专家就是有水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并在口沿、足沿及流的部位镶嵌金银扣,使器物更加尊贵美观,故而有些高档白瓷获此殊荣。

    起于战国漆器上的金装工艺,在瓷器上兴盛于唐宋,衰落于元明。

    在唐宋时期非常昌盛,此时期的墓葬、塔基等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此类器物。

    宋朝工部文思院即设“棱作”,内廷后院造作所也设“棱作”,民间作坊更是繁荣昌盛、不可胜数。

    明清两宫宫廷作坊在收藏的定窑等瓷器上加镶了金银扣,由于时代的审美,艺术效果与宋相比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虽然说这些年中国国内出土了不少的金装定器,但在品相、保存以及时代上,都是有很多瑕疵的。

    与张先生的这两件东西相比,相差甚远,无论是收藏价值还是文物价值,张先生这件,都要超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

    这专家一出口,就知道有没有。

    跟武田晴子那浅薄的学识比起来,这位华裔教授的知识可就丰富多了。

    让你听了之后,不服都不行。

    武田晴子想要反驳,可是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尴尬非常。

    “仅宋一代,就有宋早期和宋中期两个时代截然不同的金装定器。

    我收藏的多片北宋早中期蕉叶纹浅腹直口碗标本,应是宋早期定窑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的器物,器型端庄,胎坚质薄,釉色温润,瓷质十分优良,大圈足,底足满釉,为同时期定瓷精品。

    口沿多为小唇口,也有少量撇口较小的产品,其中一片标本,口沿有明显竖列排纹,与器型、纹饰很不协调,分析认为应是镶嵌金银扣时,为防止滑脱而设。

    此类蕉叶纹浅腹直口碗,均为一器一钵的精细覆烧产品,该方法:既不节省空间,也不能批量生产,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定窑支圈覆烧工艺,而且瓷质优良、数量较少,芒口处理十分规整且很小。

    通过鉴定,可以确定张先生这两件金装定器,都为宋早期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因为数量上,瓷质优良,芒口处理十分规整和小,所以非常正规。

    

第三零三零章 专家就是有水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