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六七三章 出色的人未必人品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是合理,多少价钱买下一定是赚到,最高可以跟到多少价,原因分别是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来路,为什么看着差不多的估价却差了很多,这个估价是合理的吗?

    不合理的话,原因是什么?

    伤修?品相?这类货通常出伤修品相问题的点在哪里?如何查验?这些可能是哪个圈子的货,又在哪个圈子转过,如果买到我们手里,下一步又作何打算,等等,诸如此类。

    即使是非常有经验非常敏感的,之前准备的再充分,到了现场可能又有很多突发状况,需要临时调整和决断。

    在这样的时候,你对某类货真的懂多少,才能看出来点了。

    而早期佛教造像这个门类,国内的行家们还无所谓多少接触的机会和大市交易的经验,当然,少数一些人有特定的圈子,也都是早年帮欧美人日本人宝岛人代货时,摸过一些,总得来说,还很不成熟,没啥像样的市场。

    但是东西,当然是都喜欢的,所以常见一些做其它部类的大行家古董商们,会在国际大拍上拍一些东西。

    造像的东西也有它辨别真赝路份,评定价值的标准,需要接触,学习,归纳,总结。

    比如看“开相”,就是面部表情,大行家们能看出很多问题,而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觉得不舒服,似是而非,没办法拍板。

    戴维斯手里这尊佛像,如果张天元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曾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展览过的东西。

    不知道这小子怎么弄到手的。

    他起初以为这是一件赝品,可是等仔细看过之后,却不得不确认,这是一件真品。

    这种东西,价值真得很难说。

    普通的收藏家,可能几百万也不敢买。

    但是如果是博物馆的话,可能花费上亿也是心甘情愿的。

    这就看怎么欣赏了。

    张天元自然是出于博物馆那个层次的,这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自然十分特殊。

    尽管不知道戴维斯怎么弄到手的,但既然这家伙拱手相送,他又怎么会不接受呢?

第二六七三章 出色的人未必人品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