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六三七章 藏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实。”

    “造像这门类,水太深了,圈子又小。”

    “早期的呢,动不动就是保护区的东西,将来估计也不会有太大市场,明清官造的鎏金佛像之类的呢,不是极专业的高手,大开门的货,真的没人敢碰。就是北方大圈的海外的那些货,也都是惹争议的不少。”

    “我知道,我早年最先摸的不也是青铜器么,门槛高,政策压力大,懂的玩得也少,都是早一拨压死了的人,唉,咱们总归是不能脱离内地市场的。”

    张天元笑着说道:“陶瓷呢,是市场大,入手门槛低些,但你也知道,越是这样的东西,竞争越大越难做啊。而且,都贵在周转,积累的货源路子不多,周转都太被动了。”

    “各有各的难吧。”五爷接着说:“不过我真是看好未来几年明清瓷一定会起来。但就是明清瓷门类很多,不知道从哪个门类下手怎么下手。”

    “老行家手里有东西,回流也是一条路。”我老师说。

    五爷笑着说道:“看苏佳这两期的动向,好像要从康熙青花开始。”

    张天元摸了摸下巴道:“它们挣的是它们的钱,咱们比不了的,不过它们拍的有些东西,行家眼光看着真的不错,有现钱自己把它举下来,压一压,会有前途的。”

    接着两人就讨论了一些最近拍卖行上有名的买卖,五爷跟张天元那都是如数家珍。

    聊得也算尽兴。

    “明清瓷器以后上来是必然的,但现在造假的基本上都盯着这两个时代呢,所以暂时应该还不太可能。”

    顿了一下,张天元继续说道:“我倒是觉得老窑的东西,可能前途还大些。”

    “老窑的?元以前的东西?”

    “嗯。90年代初之后,唐三彩一拨,那时候古玩市场刚起来,唐三彩可是按一公分一万块叫价的。哎,后来因为很多原因又掉下来了。不过主要是老窑的东西门槛高,种类多精品少,真正懂的人,会玩的人,少。”

    张天元解释道:“所以97之后那些压着老窑货的行家,基本都压死了,比明清瓷的日子还难过。我也不怕告诉你

第二六三七章 藏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