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都要休息,不然一旦发生事情,一个个都累得不行可就糟糕了。”
“老板您可真得是太客气了啊,您都不休息,让我们休息,这谁敢啊?”吴工苦笑道。
“话不能这么说,你们是专业的,我就是个看场子的,等有事儿了,我再通知你们就行了,科学安排时间嘛。”张天元笑道。
“好吧好吧,那我去躺会儿,不过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立即把我叫起来啊。”
吴工揉了揉发红的眼睛,那是真累的不行了,不过她也没有回房间休息,就直接到隔壁睡去了,这样如果有什么事儿的话,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
张天元坐在那里,看着画面里慢慢上升的大明宝船,心中真得是激动不已。
在他看来,这艘大明宝船的出水,绝对是有多重意义的,到时候肯定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
事实上,他猜得也没错,此时在国内,以及周边国家,航海及考古专家对其给予了很多期待,航海史及造船史方面的专家称,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
这艘沉船的打捞出海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的标本。
当然,大明宝船的意义远远超越自己本身。
国内有个退休的文物局局长就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沉船必定能再现大量真实可信的历史细节,因为出海远航的船是一个单一性社会,人们会把那个年代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带上船,这种高度浓缩过的历史标本将更有利于我们洞察当时的贸易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提供地面上无从捕捉的考古佐证。
“大明宝船”的价值更体现在它超乎想象的信息量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上。
这艘大明宝船不仅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而且它的“藏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给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也很可能带来“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第二二五八章 几天完成了二十年的事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