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吊嗓子拔音。这是战士文娱演出队每个成员每天的必修课,也是锻炼的基本功,要练一刻钟左右。一般先由手风琴起个音,然后大家就扯开嗓子叫了起来。按矮、喔、乌、欧、依五个声调,道、来、米、发、梭、啦、西七个音阶,由低到高,由高到底,放开喉咙,不断地练习发声。开始这个声音是高高低低、很不协调、实在难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现在听起来就比较和谐、悦耳,有点像那么一回事了。乐队的指挥名字叫和音,中尉军衔,大家就叫他和音中尉。现在他听了这个拔音的练习,不再摇头,有时还点起了头。
“不放心了,你想我了。”
“他说大力支持!”
“是的,还是他,他可是个了不得的人才,是苏联戏剧大师什么斯特拉夫斯基的得意门生。还有我们副军长的夫人,她原来是另一个军文工团的台柱子演员,这次也叫我们给请来了。”
晚上,锦绣对家兴说:“这次来得真不是时间,你又那样忙,没有一点时间陪我娘三个出去玩玩,孩子已经在吵着要回上海了。”
此时,家兴问:“锦绣,电报收到了?”
君兰就拿出锦绣写的所谓的信说:“我的谷大医生,你自己去看看!”
在游梅园时,四个小朋友是又蹦又跳,玩得起劲。但到了下午玩了一会,几个孩子就叫走不动了,要抱要背。所以大人们只得到鼋鱼头看看太湖,就原路返回,出了公园。
“他得到了报应。他在学校里一直和一些女学生不三不四。这次他又同学校里的一个女老师,也是军人的妻子发生了不正当关系。结果被这个军人发现告发了他。他触到了‘高压线’上,虽然他态度还可以,没有判他刑。但学校还是把他除了名,他觉得在上海很没有面子,自己就回到苏北老家去了。”
“李科长,听说你想休假。”
正说着,家兴手里也拿着他自己写的又退回来的信来了。原来上面的地址:瑞金一路弄堂的号码上多加了个数字,所以这封信的信封上给写上了“无法投递”四个大字给退了回来。
“信,哪有什么信,写到哪里的?”
就在腊月二十八,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叫小年夜晚上,文娱演出队向军首长和机关举行了首场汇报演出。
儿子爱国已经有点懂事了,就张开小口说:“爸爸、妈妈,你们两人怎么一见面就要争争吵吵。”
接着老蒋就把演出队如何组织向家兴说了个明白:这个文娱演出队的规模和原来军的文工团差不多,编制八十到九十人。原来文工团留下的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乐队指挥、导演、编剧、歌舞教练、主要歌舞演员,还有管理道具、布景、服装的人员以及化装师、灯光师等。原来的几十件中、外乐器,灯光、道具、布景,服装、化装油彩、幕布等,全部都在,一样不少。整个演出队分三个部分,乐队二十来人,演员分队四十人,队部十几个人。决定抽调各师、团里的文娱骨干,有干部和战士,共五十来人;另外再从地方文娱单位、医院借十来个女的文娱骨干。调下面人员的命令已经下达,向地方借人也已经联系好,都在三天内,12月15ri前全部来报到。
兰珍就去问君兰,君兰看看问题确实非常严重,就说还是他一个人去镇江,但妈妈坚持要亲自去一次。于是两人就先来到了镇江高丽山脚下,找到了张荣。张荣一见家兴的妈妈,还有君兰陪着,说是来找儿子,就笑了,说:“怎么回事,你们婆婆、媳妇间出了什么问题?”
一段时间后,她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到现在还没有给婆婆写过报平安的信。与家兴谈起此事,他就叫锦绣写封信给妈妈,告诉老人家他现在一切都很好,免得她牵挂,并让她第二天上午把信写好、封好,丢在招待所登记处就可以了。
锦绣回到家给爸爸、妈妈和婆婆说了这个情况,家人决定她还是到无锡去一次,看个究竟。她又把这个事同医院领导一讲,医院管人事的副院长也为锦绣捏了把汗。爽快地同意给锦绣半个月假期,立即去无锡找爱人。家兴的妈妈本想同媳妇一起去找儿子,但是锦绣没有同意,说:“你近七十岁的人了,最近天又这么冷,气喘病又正在发作。我先去看看再说,两个孩子我带着,他俩也很想爸爸了。”
李、蒋两家人在无锡太湖的三个景点,游玩了整整一天,到天黑才回到荣巷。这锦绣和两个小宝贝总算满意了,但接下去在这里的ri子怎么打发,值得思考。还是老蒋想了个好办法,叫他自己和家兴的两位夫人,当节目排练业余顾问,既当观众,又可参与评判,这不就有事情可做了。
家兴率领的这个演出队,先是一台歌舞节目,后又排了歌剧《血泪仇》,到从南京至上海,沿途凡是有0937部队驻军的地方,都进行了巡回慰问演出,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欢迎。这两台节目演了一年多,演出队完成演出任务后就解散了。
“你大摇大摆地开着军车到扬州去接‘右倾分子’,我总替你担心。你说好回来休假,怎么突然又变卦了。”
接着家兴没有回部队,而是被抽出来去了苏北地区,参加地方的“四清”和后来的**运动,碰到了不少曲曲折折、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究竟是些什么曲折事情,且听下回分解
“嫂子,来了就住它个把月,我们演出队刚成立,这一个来月就在这里招待所排练节目,要到chun节后才下部队去演出。正好我家属也是从济南临时来队,住在这招待所楼底下。她也是做医生的,你俩就在一起做个伴不是很好吗。这事我早就对老李说过了,我和老李是老战友了,在朝鲜就在一起工作过。”
锦绣接过她自己写出去的那张信纸,细细看了看,明白了。当时在写信时那上面“不要紧”三个字涂掉,后面加上“很好”两字。不要紧三个字小爱国吵着要他来涂,结果他只涂了“要紧”两个字,“不”字没有涂掉。这样连起来一读,就成了“家兴现在一切不是很好。”又是一场误会。
“这个坏蛋怎么了?”
“叫她不要来,来得真不是时间。”
张荣说后,老人家悬在半空的那颗心总算落了地。但是她还是要见到儿子才放心。
“老蒋,你考虑得真周到,谢谢你。”
这一行人在梅园玩了一阵,就乘车来到第二个景点鼋头渚。一进公园门,孩子们叫喊要吃饭了,于是两家人就到横云饭店吃了饭,接着又开始游第二个名胜。还是老蒋作解说:“有一种鱼叫鼋鱼,也叫元鱼,这儿就像一条鼋鱼,它的头伸在太湖边,此景由此得名叫‘鼋头渚’。这里有四个景区:一是‘太湖佳绝’到‘具区胜景’;二是‘花深处’‘诵芬堂’到鼋头的灯塔,这里是主要景点,听太湖涛声,观‘横云奇石’,怀吴越之古。登上鼋头,三万六千顷烟波浩渺的太湖,尽收眼底!三是‘飞云阁’到‘劲松楼’;四是到‘广福寺’最后登上‘光明亭’。”
家兴到招待所登记处,见到锦绣和孩子在等他,就笑着说:“锦绣,来了,一路辛苦了。”两个孩子高兴地跑过来,一个人抱着爸爸的一条腿,缠住连连叫着爸爸。
第五十七回战士演出队胜过专业太湖风景美尽兴游览
这儿赏梅有三个地点,一是我们一进门,过‘紫藤花廊’、‘梅园铭石’、‘太湖石’,便是‘天心台’。这‘天心台’周围,梅林密布,品种很多;二是再往前走,到‘楠木厅’、‘诵幽堂’、‘清芬轩’,那里是亭阁别致,梅香云集,一片‘香海’;三是登上那面的‘念劬塔’,既可以远眺波涛连天的太湖,又可以近看千重梅涛。这里的湖光山se,令人留恋!”
“都说你爱人特别漂亮,我没见着过,你快去吧。现在肯定还没吃过晚饭,我去叫食堂弄些饭菜,送到你房间里来。”
乐队指挥和音中尉也说:“这大合唱非常关键的是第一首歌曲,特别是一开头的第一句歌词要唱好,给观众一种气势磅礴、恢宏的感觉。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
现在一切都明白了,也都放心了,是一场又一场的虚惊,弄得大家心急如焚。
七点不到,军机关的干部、战士、家属,包括家兴的妈妈,锦绣、桂香、张荣、君兰等陆续进场,军的首长也都到齐了。
这家兴妈妈和君兰在张荣家住下的事先放下不说,再来说家兴。
“李大嫂,李科长一直说起你,你是个了不起的女同志,也跨过鸭绿江,当过志愿军。”
“那信是什么地方发出来的?”
“不要听他瞎吹,你请坐。”她转而用高兴的口气说。
“大人的事,小孩子别cha嘴。”她把儿子拉到了一旁。
“这不是很好吗。”
家兴和蒋副处长过后就拟了一个演出队的组织、排练、演出和管理教育计划。经军部政治部批准,立即全面展开了工作。
战士文娱演出队按计划方案,人员到齐,节目敲定,角se分配妥当,排练场地选好,搞了两天思想教育。演员开始背台词、歌词,乐队单独进行合练。一切都已到位,节目开始正式排练。节目紧张地排练了一个多星期。
一天吃好晚饭,家兴在队部办公室里正同老蒋研究,第二天的排练再怎么进一步深入下去。忽然,办公室里电话铃响了。老蒋拿起听筒一听,说:“老李,是找你的。”
演出队一般上午休息,下午和晚上,对节目逐一进行反复排练。这位上官道导演对每一个演员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真是“一丝不苟”,大家就叫他“上轨道”导演。他按文工团的水准来排练每一个节目,往往一句台词,一个动作,都要来上六、七次。有时,几个女演员急得哭了起来,但他还是不放松,一直要到符合他的要求才会结束。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连续奋战了一段时间,效果出来了,
第122章 伏尸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