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97章 墙里开花墙外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临陪伴下来到京口。与表弟程之元会晤。三人相与登妙高台。游览金山寺。寺里。那幅李公麟所画的东坡画像还在――那是寺里的住持冒着极大的危险保存下来的。苏轼看着自己的这幅坐像。心里百感交集。

    画是十年前的画。画中的苏轼是十年前意气风的苏轼。那是西园雅集集会时。画家李公麟留下的苏轼形象。

    这是一幅苏轼非常满意的作品。的点是在驸马都尉王诜王晋卿的西园。当时。全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几乎都来了。

    苏轼就坐在这座王家花园的一块石头上。头上戴着他标志性的“子瞻帽”。手里拿着弯曲的竹杖。穿着宽大的道袍。神情严肃的望着花园的尽头。他的眼睛细长而又明亮。还是那样纯粹没有遮拦。眼睛上面的双眉细而挑。直插鬓际。使一张脸显的方正均匀。

    他有着一个规整的嘴。上下嘴唇均匀。修整的体精致的髭须显的细而略长。

    画中。苏轼的表情严肃。他的右手自然而然的下垂。放在一块黑色的石头上。

    十年之后。苏轼死里逃生、万里北还。再见到这幅画时。禁不住悲从中来。想到他在黄州的四十五岁到五十岁的五年。想到他在惠州的五十九岁到六十二岁的三年。想到他名义上在儋州贬谪的六十三岁到六十六岁的四年!

    他用颤抖的手。在画像的旁边留下了以下的话:“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此时新年。辽国新皇任命乌古部节度使陈家奴为南院大王。南院宣徽使、汉人行宫都部署萧常哥随后出使宋国。向宋国告哀。并宣告辽国新皇登基……这位使刚刚上路。正在向顺保寨赶去。

    历史稍稍有变化的是。陪同苏轼北返的人群中。除了苏轼在海南教导的一群弟子外。增加了一群广东学生。还有潘大临这位宋朝狂热“追星族”的存在。而潘大临出现在苏轼身边。也有了新身份。这位昔日酒店老板现在头上多了个官衔:广南东路客司使。这官职相当于现代“省委接待办主任”。

    身处顺保寨的赵兴不知道潘大临未经赵兴同意便随同苏轼北返。他眺望南方。悠然神往的回答:“啊。值的欣慰的是:文字狱时代过去了。我老师在广东写的诗词也可以刊了。这些诗词。当初曾在倭国高丽引起大轰动。但在中原反而不的予闻……且等我回去。定将老师的诗作刊天下。”

    王师儒理了理衣襟。作出正冠的动作――这是古人的礼节。表示自己的崇敬。

    赵兴马上注意到王师儒的衣襟是左衽的。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王师儒很快现了赵兴的关注。尴尬的一笑。转移话题说:“吾国学子每常听苏公大作。最佩服的还是那大江去。浪淘。千古风流人物……做出这样的千古绝唱。数风流人物。唯坡仙而已。

    我常听说贵国大臣攻击苏公喜好奇淫技巧。我每每不信。但今日见了广东官军。果不信然。连你这个苏门弟子都好摆弄奇技淫巧。想必坡公的造诣更加深厚。

    我大辽也常传说广南是妖魔之的。服饰妖。行为妖。说话腔调妖。现在看来。连使用的武器也仿如妖魔临世――刚才你们就在玩火药吧?我原先听说这武器是禁军用来表演的。没想到它威力如此骇人。有此神器后。宋军装神弄鬼的功夫大涨。”

    王师儒说“宋军装神弄鬼的功夫大涨”。实际上。他隐含的意思是:宋军保密功夫做的够足。一直忽悠辽国人说火药仅仅用于戏剧表演。为此保密了8余年。没想到它仆一亮相。就克制了辽人引以自傲的骑兵。

    赵兴没有解释他的火器与朝廷火器的区别。他表情很谦逊。很老实的回答:“王大人客套了。本官自从领兵以来。百战百胜。唯独在辽国打了一个平手。说起来是本官能力不足。当不起王大人的夸奖。”

    赵兴这话貌似谦逊到了极致。但骨子里也是骄傲到了极致。

    王师儒嘲笑苏轼喜欢摆弄秧马、龙骨水车、显影液等等“奇技淫巧”。嘲笑宋军装神弄鬼隐藏火器威力。赵兴则“谦逊”的表示:自己自从领兵上阵以来。所向无敌。与他交手过的人不是灭国。就是被他折腾的叫苦连天。但他在黄河岸上“偶然”遭到了辽国正规军的“国家抢劫”。“仓促”之下草草应战……

    然而。在这种难以想象的险境下。赵兴却以一支建制不完整的军队。外加几名家丁家将。挡住了辽国数量出一倍的骑兵。在整个战斗中。他先是展示了阵的战手法。而后又展现了野战、反击战。攻城战。

    他所谓的打个平手。是反过来打劫了辽国一个县城。并把这一个县城的百姓都迁往黄河入海

    这样的战争。对方认为是个平手之战!

    这话听的王师儒直想吐。他冷汗淋漓。带着难以置信的目光。似乎无法想象赵兴的无耻。颤颤巍巍的问:“赵大人。以三千散兵游勇。抵御我信安军、崇义军、广顺军三军精锐。相持不下――还以为这是不胜不负。那么。大人想象中的胜利是什么?蒋之奇觉的很的意。曹煜张敦礼偷笑。帅范笑的很恶心。蒋之奇看到赵兴调转头。一副“我不告诉你”的模样。他强拉着王师儒岔开话题:“王大人。我初来辽国时。原想不到辽国也有师儒之人。只是辽国的经义解释与我大宋不同……

    王大人。我们再讨论一下。你刚才说广东妖。广东之妖。莫过于提倡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我以为。圣人之学包罗万象。广东虽然有胡乱解释圣人之学的嫌疑。但有一句话我深以为然――文明的力量在于创造。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体现文明进步。否则。就是野蛮与蒙昧。王大人。你以为这个说法如何?”

    蒋之奇这个说法实际上在鄙视辽国。因为赵兴在冬至日的三篇讲话中。其中一篇隐隐约约提到:草原游牧民族以破坏与抢劫为主。他们以为“破坏与抢劫”就是文明。而他们的知识总是一代传一代。就像是飞禽走兽那样。将知识“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只有退化没有进化。

    赵兴在冬至日“释菜先师”演讲中。对于“破坏”以及亦步亦规的“学习”给予了极大的鄙视。他认为草原落后民族进入中原。就是一群蝗虫。他们是来学习的。学习中原文明的文化。然而。在他们没有学会“创造”之前。他们禁止别人“创造”。并把这个当作传统。谁胆敢进行创造。就是触犯了他们的大忌。他们会聚集起来谩骂对方说“违反传统”――当然。在这里他们采用省略**。真正想说的是“违反了草原民族一贯破坏不建

第3297章 墙里开花墙外香-->>(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