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办。道长下令你的手下投降吧!”韦一笑说完,伸手解开了百损身上的穴道,现在百损命操他手,也不怕他搞什么鬼。
旁观的明教众人被韦一笑两人一连串的动作搞呆了。良久才反应过来。但是却张大了嘴,不知道说什么好。韦一笑如此干净利落的将百损老道制服,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见到百损落败,那些朝廷人马顿时慌乱起来。但是明教众人将他们团团包围,他们一直找不到冲出去的机会。况且百损落败,对他们心理上的打击极为严重。所以都是愣愣的站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个时候,百损站起身来,他大声叫道:“现在情况我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好走,那就是投降,若是想要顽抗,下场也不用我多说了。现在,愿意投降的站到右边,不愿意的站到左边!”
那一百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拿不定主意。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振臂高呼起来反抗的话,一定会有人响应的。这就是人的盲目跟从性。
韦一笑很清楚这一点,他踏前一步,大声道:“明教众人听令,大步往前逼进,有不愿意投降的,杀无赦!”
明教的这些人其实是不愿意朝廷的人马投降的,他们刚死了教主,又逢六大派和朝廷人马趁火打劫,心中早就憋着一团火了,恨不得大开杀戒。现在见敌人有投降的趋势,心中憋闷无比。现在韦一笑一声令下,他们立时兴奋起来,心中恨不得有几个不长眼的顽抗到底,好大开杀戒。
看到明教二百多人杀气腾腾,满脸狞笑的大踏步上前。朝廷人马心中最后的防线轰然崩溃,当下就有一个人大叫道:“老子还没有活够呢,替谁还不是卖命!”说完,就跑到了右边。
有了第一个人带头,第二个第三个也就有了。呼的一下,右边立马就跑过去五六十人。
还剩下七八十人站在当地,又踌躇了一下,又跑过去二十多人。这下就剩下五六十人了。这些都是蒙古人或者蒙古的属国派到蒙古朝廷效力的勇士和一些有家眷的人。
明教众人看到敌人投降了一大半,还剩下一小半人没有投降,立时杀气腾腾的逼上前去。那五六十人脸色大变,顿时又有二三十人跑到右边去了。
这时朝廷人马就只剩下二三十人,都是一些蒙古人和蒙古属国的勇士,他们是不可能投降的。这些人面对着两百多个明教中的高手,其强弱之实,已经非常的明白了。
那二三十人之中有人再也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大喝道:“老子宁死不降,跟你们拼了,大伙一起上!”
战斗的结果一点悬念都没有,二十多人被杀气腾腾的明教高手屠杀一尽,剩下七八人自尽而亡。
“没想到这次我们没有损失一人,就全歼了敌人,这都是韦贤侄指挥有方啊。”
“都说是明师出高徒,这话果然不错啊!”
众长老喜笑颜开,对着韦一笑赞不绝口。连有些吃醋的范遥和五散人等人都是服气的很,没有韦一笑将百损老道收服,使得敌人士气全无,明教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的。
韦一笑虽然满心欢喜,但是却依旧谦虚了几句。然后叫过百损道:“你的问题我回到光明顶我再给你解决。现在你去告诉你的手下,现在我们要回到光明顶去,你告诉他们,我对他们不放心,必须点了他们的穴道。”
百损早已经料到这种情况,转身就要去传令。韦一笑忽然想起一事道:“对了,你们不是有十香软筋散吗,交出来,你们一人都吃一点,这样我就放心了!”
百损心想我们的举动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知道我们有十香软筋散也不希奇。他连忙从自己身上拿出来。这十香软筋散太过重要,他是随身携带的。
韦一笑当下吩咐一个办事精细的,将十香软筋散的用途和功能告诉了他,然后让他去把十香软筋散给投降的朝廷人马吃下。不过他还不放心,又嘱咐他再派人点了朝廷人马的穴道。这样就打上了双保险,不用怕他们逃跑了。
和韦一笑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五行旗的大队人马。
明教厚土旗下的探子将六大派的一举一动都探听的一清二楚。在离西域最近的一个分舵接到了光明顶的“求援”信鸽之后,那个分舵就出动了。当然按照预先的安排,这个分舵人手不是十分的充足,而且也没有多少高手。
六大派在明教的严密监视之下成功的将这个分舵伏击,六大派高手齐出,将这个分舵杀得人仰马翻,狼狈而逃。因为六大派想要驱虎吞狼,所以,分舵的剩余人马一路狼狈的向光明顶逃去。当然,分舵的逃跑路线就不是六大派所能够决定的了。六大派这群武夫也压根想不到明教会在中途伏击他们,所以也就没有派人将分舵逃跑的路线控制住。
等到几天之后,分舵将六大派全部诱进了伏击圈。藏在厚土旗事先挖好的地洞里的五行旗顿时发动了攻击。洪水旗一百教众率先用毒水车将六大派的退路封锁。然后烈火旗装满石油的喷火器将因为人数少、轻功高率先反应过来的华山派几个弟子烧成了火人,然后锐金旗的一百投枪和巨木旗的巨木引而不发,对着六大派虎视耽耽,威慑力十足。
六大派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武林中人没有纪律、没有组织的缺点顿时暴露无疑。乱哄哄的接连被洪水旗的毒水和烈火旗的大火杀死了好几十个人。如此一来,六大派的人只好拼命抢占中心位置,差点大打出手,纷乱了好一阵子才密密的结成了一团。
这个时候厚土旗发动了最关键的一击,轰的一声,沙土塌陷进去,露出一条宽十丈的壕沟。然后烈火旗教众将一百桶石油倒入其中,点起了熊熊大火。这样一来,六大派数百人就被困在了其中。当世除了寥寥数人之外,还没有人能够一跃十丈。就算轻功好手就空中借力的办法,也躲不过五行旗接下来的攻击。
所以六大派很自觉的结成一团站在壕沟之内,一动不动。其间渡悲等人站出来想要问问明教到底要干什么,却没有人理睬。
此时,明教要将六大派一网打尽,绝对是轻而易举。但是到底是数百条人命,所以在韦一笑的提议之下,决定放六大派一条生路。只要将蒙古朝廷的离间之计揭穿就行,不怕六大派不“幡然悔悟”,枪口一致对着朝廷。
深夜,韦一笑一行人等押着那些投降的朝廷人马走进了伏击地点。韦一笑等人将朝廷人马安顿好了之后,就一起去见殷天正、谢逊、五行旗掌旗使等人。听到韦一笑这一路人马毫发无伤的将朝廷人马解决,殷天正等人大喜。接着,殷天正又将他们伏击六大派的过程说了一遍。众人皆大欢喜。
明教众人当下聚成一团,商量对六大派和朝廷人马的处置。按照预先说好的,朝廷人马本来是要全部杀掉的。但是现在却大部投降了。这些人的忠诚是很有问题的,既不能让他们入教,也不能一杀了事。实在是个麻烦。韦一笑早有定计,他提议在江湖上将这次事件源源本本的传扬开去,并且着重将朝廷人马全部投降的的事情加油添醋的传扬开去。造成朝廷对这些人的不信任感。接着,再抓几个蒙古大官,然后逼着朝廷人马亲手将这些蒙古大官杀死。这样一来,就好象绿林的投名状一样,朝廷人马就只好死心跟着明教干了。
将朝廷投降人马解决了,众人又商议六大派的事情。按照预先说好的,六大派人是不能杀的,杀了的话不但造成腥风血雨,武林动荡,而且很容易和全武林结仇,因为六大派和武林中人的关系盘根错节,极易造成全武林对明教的仇视,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就在讨论将要结束的时候,韦一心忽然心有所觉。他刚要出声,就听见一人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各位施主在最后关头放下屠刀,当真是武林之幸啊!”
明教众人大惊,一起向出声之地看去,只见帐篷掀开,一位瘦小的中年僧人举步进来。这僧人穿着月白僧衣,拿着一跟长长的禅仗。年纪约莫在三十五六岁上下,清瘦的面庞,长眉善目,显得十分的慈祥睿智。
韦一笑觉得这僧人十分的面熟,只是却说不上来。
庄铮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和尚在这里胡说八道?”
他嗓门十分的大,这一出声,直将帐中的油灯火把震得明灭不停。帐外脚步猛然响起,一对负责警卫的教众冲了进来。看到帐中多出了一个和尚,正要大声的呵斥。
“你们出去吧,然后吩咐看守六大派的人小心戒备,不可懈怠!”韦一笑道。
那一队教众见是韦一笑发话,就全部恭敬的退下去了。
谢逊对那僧人道:“不知道大师如何称呼?”明教众人都是经验丰富之辈,在谢逊问话的时候,几个眼色之后,大帐四周都被围上了,大帐出口更是围上了两个。众人都想这个僧人忽然而来,武功先不说,但是这份轻功就非是寻常。
那僧人双手合十,低声道:“贫僧少林空见,拜见各位!”
众人吃了一惊,这个僧人竟然就是近年来在江湖上声名雀起的少林四僧之一的空见。特别是韦一笑,他小时候是见过空见一面的。空见还曾经将易筋经的梵文给他解释了一遍。当时空见温文尔雅,和颜悦色,在韦一笑的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立时便道:“原来是空见大师,当年曾蒙大师教诲,甚是感激,想不到今日竟又重逢,当真是好极了!”
空见听韦一笑如此说,也是吃了一惊,注目向他看了一眼,过了半晌,才微笑道:“原来是小xiong弟,当年和贵师徒一别,已经六七年了,想不到今日才相逢,也算是你我有缘。听说贵师如今已经贵为明教教主,当真是可喜可贺!对了,当年贫僧教给你的经文,如今你练的怎么样了,可有什么难解之处,你可对我说来!”
韦一笑听空见竟然还记得自己,而且一上来还问自己对易筋经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心中十分的感激。当下恭敬的道:“多谢大师关心,小子铭感于心。不
第三十八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