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的运行路线运行出来的就是阴寒无比的寒冰内力。所以韦一笑熬过了走火入魔的危险,所谓否极泰来,他数门兼修,没有了走火入魔的危险之后,功力进境之快,都找不到语言来形容。而且还随着他功力的加深,这种内力飞快的增加的迹象也越明显,就像是滚雪球一样。
当然光练内力也不行。所以韦一笑在练完内力之后,就开始修炼起一阳指和六脉神剑来。随着功力日深,他的一阳指力竟然达到了接近一品的境界,以他现在的年纪,可谓是骇人听闻了。当年一灯大师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才修炼到一品的境界,而他现在不过是区区十八岁。而六脉神剑,也是达到了随心所欲,不假思索运气就出剑的地步,当然比起段誉那种穿石成洞的地步还差了一点,但也足以傲视群雄了。而寒冰绵掌更是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聚水成冰对他而言简直就是小儿科,达到了聚气成冰的地步,比他师父风魔高的多了。
这些都是指上和掌上的工夫。韦一笑还将六脉神剑的剑法化入了剑法当中(很拗口,六脉神剑的剑法其实是出指的指法,激无形剑气,好象是有一柄剑在攻击一般。而化入剑法之中,就是变成了看得见的真正的剑招),因为有六脉,也就有了六套剑法。
再将剑法都修炼完之后,韦一笑又花了一个月的工夫,练成了一路绕指柔剑。这路剑法其实乃是张三丰创,威力无穷,变幻莫测,莫声谷使此剑法时曾经击败过殷天正。
这路剑法主要依靠浑厚的内力,将剑锋逼弯,然后从相反的角度攻击对手。这个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因为没有深厚的内力,根本无从谈起把剑锋逼弯。所以剑锋也不是这么好逼弯的。就算有了这么深的内力,但是如何将自己手中的剑逼弯呢?这更是一个大难题。
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手拿一跟线的话。你要是向前挥动,线其实是向后飘,向左挥动,线其实是向右飘,这其实是两段不同的力道作用的结果。当然剑不可能像线一般柔软,但是上好的软剑也不错了。所以韦一笑想了十天,才想明白。只有同时注入剑锋之内两段不同的内劲,才可以达到突然转向的目的。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韦一笑通过一个月的不断练习和强大的内力,才终于练成。但是他只能说是练成绕指柔剑,却不能说是练成绕指柔剑法。因为他毕竟不是张三丰,能够硬生生的想出一套剑法。所以他这绕指柔剑只能用做突袭用,也就是来个一下两下的,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剑路。不过最后韦一笑为了精益求精,从六脉神剑的剑法之中抽出十多招适合的,化入其中,变成了绕指柔剑法。
好了,长话短说,总的来说就是韦一笑这三年过的是十分的充足。成果也十分的可观。论起总体武功,他已经不下于阳顶天这种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