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西北茂陵,祁连大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音未落,一旁的几个戴着红袖章的年轻人突然站起了身子,气势汹汹的冲着那个中年人走来道:“你刚刚说什么是驴?”

    其中一个年纪最小的红卫兵突然冲他一指骂道:“你敢反对主席?!”

    “不……我不……”还没等惊慌失措的中年人说出什么,一旁的另一个红卫兵已经狠狠的掴了他一巴掌骂道:“谁敢反对主席我们就打倒谁!”雨点般的拳头随即砸在了那个中年人的身上,**撞击声和红卫兵的咒骂声将求饶声全都淹没了下去,直到最后那声音已经变得微弱不堪。

    石穿默默的看着这一切,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仍旧默默的嚼着干硬的饼干,探头看向窗外。身旁拳打脚踢仍旧继续着,直到最后几个红卫兵喊完了口号,自己也觉得无趣方才骂骂咧咧的回到座位上,讨论着踢开党委闹革命的事情。一脸青紫的中年人挣扎了半天,也才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不过却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窗外的冰封山峦渐渐被白雪皑皑的千里农田取代,列车呼啸着驰过中原大地,在铁路两旁人民公社社员慵懒的眼神里一路南下,直到郑州。

    那群串联的红卫兵包括中年人都在郑州站下了火车,石穿也一样。他现在要到西安转车到宝鸡,经过宝成线再到成都。只是,他并没有立刻去寻找那辆即将启动的列车,而是径直缀在刚刚那群红卫兵的身后,直到一处无人的街道拐角。

    惨叫声响起的很突然,结束的也很突然。

    片刻后,石穿甩了甩拳头上的鲜血走了出来,将一大把粮票揣进了自己的怀里反身走回车站。在他的背后,六名红卫兵各自捂着身上的痛处躺了一地哀嚎不止。其实他们应该感到庆幸,毕竟石穿没有杀人。

    年初“一月风暴”之后,全国的公检法机构破坏殆尽,无从指望。石穿便在那时起形成了自己的内心法条。内容很简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前提是他遇得上,管的了。这群红卫兵刚好符合条件,也很幸运的没有让石穿动用背后的三棱军刺。

    “看起来,到成都的盘缠绰绰有余了呢。”石穿摸着鼓囊囊的口袋嘀咕了一句,随后踏上了前往西安的火车。两天后,他就站在了西安的土地上。只是,这座比共和国都城更要古老的城池,却并没有展现出任何特别的se彩。

    出了车站后,放眼望去仍旧是满城花花绿绿的标语、横幅,街道上满是戴着红袖标颐指气使的红卫兵。时不时还有一群赶羊人在车站前走过,而后留下满地黑黑的小团块。

    石穿在车站看了一会儿,随即走入了城市里。他需要在西安补充一些食物和装备,进入成都之后,他恐怕没有多余的时间了。

    凭借着大把的粮票,石穿先是购入了一些粗粮干粮和少量的白面馒头,又到居民家里去用粮票换了一件黑se布料的单衣。东西并不难找只是排队花去了他太多的时间。买下这些东西后石穿兜里仍旧很有些富裕,他在路边休息了一下,盘算着如何把剩下的粮票花掉。

    突然,从他身旁传来的一句话吸引住了他的耳朵。

    “听说了么?山东省的红卫兵小将们把蒲松龄的墓扒开了!听说他们还把蒲松龄的尸体拉出来鞭尸呢!”两个红卫兵正一边走一边议论着,挖坟掘尸之类的话题对他们而言似乎仅仅是新奇而已,并没有任何的恐惧或厌恶。

    “蒲松龄是谁啊?”

    “写《聊斋》的,牛鬼蛇神,封建残余!”

    “嘿,山东省的小将们倒是真不赖啊,大快人心啊!”

    “最高指示:领袖教育我们要善于学习其他同志们的先进经验,怎么样,我们也行动起来吧!”

    “去哪儿啊?挖谁的坟?”

    “挖谁的不行?西安就是坟多,都是封建残余,我们要把这些旧思想旧习俗都给破掉!”

    “对了,茂陵那里好像有个雕像,听说是什么霍去病的,不过今天早晨好像已经有人去了……”

    两人渐渐走远,但是他们所说的话却一字不差的进了石穿的耳朵里。没人注意到这个蹲在街边背着一包干粮的汉子;没人发现他正在用牙狠狠的咬着自己的下唇;没人知道,这个汉子也曾经年少过;更没人知道他少年时,心中的偶像叫做霍去病!

    

第三章:西北茂陵,祁连大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