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防营官兵很多都没起床,结果一下子就被全副武装的主力团给俘虏缴械。

    就这样,南京这座名城坚城。没有经过多少激烈战斗,不到半天就全面攻陷了。

    南京陷落之后。李志高以徐绍桢的名义通电全国,意思就是新军第九镇率部起义,在南京建立革命政权,由徐绍桢自认南京都督,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反清,从此南京就是革命军的地盘了!

    这一事件。在后世被叫做南京起义,而由于南京的情况特殊,这一率先通电,其震撼效果比后世的武昌起义还要强烈,造成的影响也更严重。

    而之后呢。关于新军第九镇起义的细节,就由李志高的宣传人员通过电报以及报纸的方式宣传了出去,大家很快就知道了南京起义的细节,当然,因为李志高的篡改,具体内容已经全变了。

    新的故事,或者说被正规的历史书记载下来的历史是这样的:

    早就向往革命的新军第九镇官兵,被张勋强迫着带兵西向,要攻打虽然没造反,但却越来越离心的太平府。

    然而,张勋为人肚量狭小,对巡防营跟新军第九镇玩区别对待,行兵布阵的时候,让新军第九镇在前方当炮灰,而巡防营却在后方督战,军用物资等方面也是巡防营掌握,还经常克扣第九镇的物资,让新军第九镇的士兵处于半饥半饱状态。

    后来,在一次作战会议上,徐绍桢因为不满张勋的区别对待以及蔑视,干脆就在当晚率部起义,直接扣押了主持作战会议的张勋,然后顺势剿灭了巡防营。

    灭了巡防营之后,徐绍桢的第九镇新兵回师南京,一举攻克了南京,进而率众起义,在南京成立了革命政府。

    也就是说,新版本的故事中,南京起义的主角成了新军第九镇,徐绍桢成了明星人物,而李志高的部队则成了配角,甚至是没怎么出场的配角,只是在南京起义之后,李志高才跟着通电表示支持,自任安徽总督,属于第二个通电起义的。

    这下子,可算捅了马蜂窝,不清楚真相的清廷震怒不已,以为真是新军第九镇玩起了起义,第一时间就想着派兵剿灭,而首先要剿灭的,自然就是“罪魁祸首”的南京新军第九镇。

    然而,就在清廷还在讨论如何派兵,派谁去剿灭的时候,坏消息却一个接着一个的来!

    李志高既然要扩展战略空间,要掌握战略主动权,不打算以南京为据点,自然就不在乎南京的得失,所以打下南京后,不会就此停步,更不可能安心的等清廷派兵过来。

    事实上,在拿下南京之后,李志高为了进一步削弱清廷的力量,给清廷多找点麻烦,同时为了让各方的民党分子多找点事儿做,少来找自己麻烦,因此把主力部队一分为二,开始分兵政策。

    其中一支部队由赵长天带领,他带领一个满员的步兵团,两个飞行中队,外加那些俘虏后反正的新军第九镇官兵,就地坐镇南京,当了南京的镇守使,成为南京城实际的武装总司令,其目的就是看住南京,监视周围的动态。

    至于李志高,则亲自带领其他主力部队,继续挥军向东,开始了他革命式的蝗虫流动战!(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