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万福金安。”
“很好,先站在一边吧。”李志高摆摆手。
听了李志高的话,苏玉青这才放下手,然后规规矩矩的站在一边,却不停拿眼睛瞄尹锐志,而李志高却没发现这点,只是笑着给尹锐志介绍起这个苏玉青。
这个苏玉青别看是个年轻女人,但她原本却是吉庆班的班主,而吉庆班则是一个擅长演出徽剧的徽班,也就是俗称的徽剧戏班子。
当然,徽剧这个说法此时还没有,那是后世建国后才有的称呼,此时只有所谓的徽班之说,是指专门唱徽派唱腔的戏班子。
徽班曾经盛行一时,但到了清代末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京剧后,大多数的徽班艺人纷纷改学了新腔(京剧),从而京剧风行,徽剧却是曰益衰落,以至于到了20世纪40年代,已经濒于消亡。
后世的徽剧,是建国后重新找了徽剧老艺人,重新培养出来的,但那已经跟传统徽剧有所不同,当然,因为关系不大,这里就不多提了。
这个吉庆班,是少数还没有改唱新腔京剧的徽班,而老板苏玉青之所以是女人,那是因为这个班子原本是她父亲建立起来的,他父亲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加上形势使然,就让苏玉青继承了班子,当了吉庆班的班主。
此时的太平府,没有饱经战火,京剧也还没有占到统治地位,传统的徽班依然很受当地人喜欢,所以吉庆班才能传承至今。
不过在遇到李志高之前,这个戏班子的规模也只是一般,至少绝对没有可能住这么大这么好的宅子,之所以能在众多戏班子中脱颖而出,得到李志高的大力支持,完全是因为这个戏班子的主人是个女人,一个很漂亮,很聪明,也很识时务的女人。
苏玉青今年才二十岁,以这个时代的中国未婚女人来说,她已经不年轻,但以老板来说,她却相当年轻。实际上,如果不是情况特殊,就算是苏玉青的父亲亲手建立了吉庆班,也不可能让她一个女人当班主的,这完全是迫不得已。
因为苏玉青的父亲是猝死,死前没有留下啥遗嘱,而他死后大家都互相不服,于是就推举苏玉青当了老板,算是大家的一种妥协。
这种情况就看得出来,吉庆班内部很不和谐,如果没什么意外,这个吉庆班估计过不了几年就要散伙完蛋,之所以现在还撑着,那不过是大家都还没有找好下家或者新出路而已。
要知道,这时期的戏班子规矩很多,戏子跳槽可是很招人恨的,没什么正当理由随便跳槽或者单飞,特别是在老班主刚死没多久就走的,那人品就要坏了,而戏子的人品一旦没了,那在这行里也就再也吃不开了,到时候别说徽班,其他所有的班子都会封杀你。
然而,苏玉青是女人的身份原本是弱势,但就因为碰到李志高这个贵人,却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件事还得从李志高建设文工团的事情说起。
早先训练部队的时候,李志高就发现,当他给部队的士兵扫盲,再教唱几首煽情歌之后,居然造成那么大的反响,士气提升很快,于是他就打算在加紧训练的同时,也给部队弄点积极向上的文艺娱乐项目。
在这方面,李志高除了积极推广一些比如篮球,橄榄球等体育项目外,还打算学后世的天朝部队,那就是建立文工团制度,培训文艺兵。
后世虽然很多人说,文工团的人只是唱歌跳舞的,又不上战场,不配叫军人,但那是因为后世的特殊情况,因为那时候本身士兵的素质就很高,对娱乐的要求也比较高,已经不需要再特别搞什么文艺兵了,反而文艺兵的那套老戏码还会让很多士兵反感。
但是,在文盲率奇高,娱乐严重缺乏的二十世纪初的中[***]队来说,要想快速提高官兵的士气,无疑部队文工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