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说,越贵他们就越相信有用,何况还是真的有效,没看见么,这还有洋人的临床验证报告呢。

    至于西方人,他们总体上对这些药还是按照秘药来看的,除了极个别得了重病,死马当活马医的底层洋人,基本上正常的,自觉有点身份地位的洋人都是不相信那些药物的,甚至那些曾经在圣爱堂被这些药物治愈过的洋人,因为多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少有危及生命的病,因此病愈后也多是半信半疑,居然不相信是这些药物治好了他们。

    也就是说,哪怕是有那么多成功治愈的案例在,但除非真正被这些药物治好过,并且还得是那种绝症,否则没亲自尝试过的洋人,普遍是不相信这些药物的。比如说李丽,如果不是他父亲确实是绝症,确实被李志高的药物治好,并且还要继续依靠李志高的药物,她以及她父亲也不会相信什么圣爱堂以及那些药物的。

    总之,在华的洋人由于卫生条件等比较好,得病率并不高,有病后他们也是去洋人自己开的医院,所以普遍认为圣爱堂那些免费提供的药物疗效都是中国人在吹嘘作假,他们不相信那许多华人的治愈案例,就算相信了,也觉得西方人跟中国人有差别,中国人能用,西方人未必能用。

    这情况要放在现代社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放在这个时代却又很正常,原因很简单,不是药效不明显,而是因为这些药物是出现在中国,落后的,愚昧的,被白人瞧不起的中国!

    就是这个原因,这让高傲的白人无法接受,本能的开始拒绝跟排斥,而这时期的白人,还不是后来的实用主义为主,还是有一种种族优越姓思想的,这才导致李志高的那些药物无法在洋人之中迅速打开市场。

    如果这些药物是出现在西方,发明者是白种人的著名科学家或者著名医生,恐怕早就全世界闻名并全力推广了,而不会像李志高那些药物这样,推广慢不说,还得找洋人搞什么医疗合作,弄一堆大范围的临床试验报告给人看。

    要知道,西方人此时研制新药,可也没李志高这么多临床验证的,通常是觉得有点作用,立刻就推广,根本不管是否有其他副作用,什么双盲实验之类的,那都是后来才有的。

    这不是乱说,比如云南白药,这种药物的疗效是经过大范围的持久验证的,而就因为发明人曲焕章是华人,所以这么有效的云南白药一直只是在华人中流传,但却很难打开西方市场,哪怕到了后世,西方医学界更加的务实,可对中国那些有用的中药也一直是百般刁难。

    因此,李志高这些药物既然打着中药的旗号,想在洋人中推广也就十分的困难。

    李志高琢磨,除非爆发一场大的战争,或者大的流行病,比如大瘟疫什么的,让李志高的抗生素药物的疗效得到迅速而又大规模的验证,把血淋淋的事实摆在洋人的面前,否则要这些趾高气扬的洋人接受李志高的那些打着中药旗号的药物,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

    由此也看出,这些药物之所以在洋人之中推广慢,根本原因不是疗效的问题,而是因为李志高弄了个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