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高早就想过这个事情,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就算李志高有很多后世的资料可以借鉴,而且也不缺钱,可因为这个部门有一定特殊姓,最关键的不是钱跟技巧,而是人选。
换句话说,必须选对人才行,要不然后果很严重,所以李志高虽然早就有这个想法,但一开始手下没有多少合适的人,直到现在才终于找到个勉强合格的,虽然不算十分满意,但毕竟时不我待,所以才下定决心,暂时先让周正斌试一试。
周正斌其实是李志高挑选了不少时间才挑出来的人物,之所以选他,是因为这人以前的经历以及近期的表现来看,比较合适当特务头子,至于为什么合适,很简单,因为这人艹守不错,有文化,不迂腐,而且很识时务。
前文说过,周正斌原本是太平府老巡防营警察队中的一个巡长,算是个警察队长级别的小官。不过他虽然官衔不高,但在人群中却很有威望,之所以如此,据说就是因为他个人比较有艹守,只拿应得的,很少主动去吃拿卡要勒索百姓。
也就是说,他虽然不能说是清廉如水,但却是个难得的比较注重个人艹守的人,这可能跟他的家教有关,因为他祖上一直都是读书人。
虽然出身书香世家,不过到了周正斌这代早就没落了,他能为了生计去巡防营当警察,本身就是一种不迂腐以及识时务的体现,要知道当警察可比当什么老师之类的油水多多了,而且还能进入体制内,利用警察这个保护伞,保护家人亲戚不受欺负,这才是他以一个读书人的身份进入巡防营当警察的真正原因。
原本的巡防营被灭了之后,因为李志高当时以隐秘为主,行事比较急切,所以那些巡防营还活着的都被当作俘虏给抓去挖矿,几本不太可能会放出来,好让外界以为他们都被“革命党叛军”杀死了。
可那些巡防营官兵大都是本地人,他们死亡失踪了,还有不少家人在,对这些人,不能简单的无视,毕竟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所以就需要有人去安抚,给外界一个交代,要让外面人都相信巡防营是被革命党给害了,而李志高他们则是拯救者。不过这样的话,光靠李志高他们自己说不行,还得让巡防营自己人去说,只有自己人也统一口径,别人才会相信。
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无疑就是这个周正斌了。
当时,周正斌不但很识时务的投靠自己,主动交代问题,而且还主动去帮着出面安抚民众,帮着自己圆谎,说那些同僚中的确有很多都受到革命党蛊惑,这次也的确是被革命党给害了之类,总之这么一番内外结合的忽悠,这才让李志高那个不算多高明的“革命党阴谋论”站得住脚。
从那时起,周正斌就进了李志高的眼中,不过还需要多考验一番。这次上海之行,其实也是对他的一个考验,只不过没想到他真的在上海有亲戚,还比较熟悉上海情况罢了,换句话说,就算他没上海亲戚,也会派他跟着去的。
艹守过的去,有文化,不迂腐,识时务,会撒谎,这样的人,不正是李志高最需要的情报头子嘛?
就因为如此,这次上海之行之后,李志高就正式打算接纳周正斌进入自己的核心圈子,让他成为未来的情报头子之一。
当然了,李志高做事不可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历史证明,特务机构也绝对不能只建立一个,必须多建立几个机构,然后把权利分散,让彼此相互制约,这样对上位者才是最安全的。
比如他的特种部队,实际上就是只听自己一个人命令的秘密部队,就算以后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了,这支秘密部队他也不会交给别人去指挥,从某种方面说,他的特种部队,这已经可以算是私人的特务部队了,可以无视一切法律跟道德,只为他一个人服务,是他手中最有力的一把刀。
也就是说,在李志高的规划里,安全局是一个只对自己负责的情报组织,是自己的眼睛跟耳朵,虽然拥有读力的调查权跟抓捕权,但却没有审判权,审判权还是在自己的手里,有点类似于军统。
自然了,就算仅仅是情报组织,也不可能让安全局一家独大,必须另外建立一个情报组织互相制约,建立一个好比跟中统类似的机构,而这个机构,李志高也已经有了预案,这机构的命名就是“内部调查局”。
应该说,内部调查局的历史,比安全局还要早,因为这个部门的前身,就是李志高最早建立的情报网,只不过那时候并非是刻意而为罢了。
早在李志高打算成立安全局之前,他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级的情报系统了,这个情报系统当时没有正式的名字跟机构,只有一个比较笼统的情报网,而主管这个情报网的人,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