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大土豪路线,不是艰苦朴素路线,此外周围的对手估计短期之内也没那么强大,因此没必要跟下属玩同甘共苦那套,只要自己能保证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衣食无忧,外加生活有奔头,没事儿再用现代社会企业文化那套洗洗脑,应该就足够了。

    所以,为了让自己过的更舒坦,李志高还买了不少空调、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等家用设备。

    其中,空调冰箱热水器之类都是自己用的家用型,洗衣机则是买的大型洗衣机,大酒店用的那种,这个可以也当给士兵发点福利了,让士兵的衣服都用洗衣机洗,解放他们洗衣服的时间。

    既然买了很多家电,那就得用电,清末可是没有多少电的,因此得自己发电。

    毕竟是长期住,等于建设基地类的所在,按说建设煤炭火电站才是正经,但虽然那个庄子周围能买到不少煤炭,可建设火电站,哪怕是小火电,也不是他目前能玩的起的,再加上目前他用电的东西并不多,所以暂时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就可以了。

    当然,现代社会的柴油不便宜,总是用柴油发电有点肉疼,可在1910年的世界,柴油并不好弄,并且也不划算。

    1910年的世界,石油化工刚起步,石油裂解也刚开始,石油真正的用处还没完全开发出来,那时候的原油主要是用简单的蒸馏法生产煤油,用来照明用的。

    柴油跟汽油那时候倒是也有,但产量非常少,并不是特意生产的,大都是煤油副产品,多是用来做试验用的或者当特殊溶剂用,必须得等标准石油公司那俩工程师发明热裂解技术,才能大量制备汽油跟柴油。因此,那个时候的内燃机,也大都是用煤油的,因为辛烷值不足,加上煤油的粘姓,所以效率才不高,寿命也低。

    具体到大清朝,柴油跟汽油更是几乎没有,清朝进口的都是用来照明用的煤油,据说也有汽车,但喝的也是煤油。李志高要想进口那个世界的柴油,得特别说明,然后另外进口,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行。

    但就算特别进口,在那个世界进口原油也是不划算的,这不是因为那个世界的石油价格高,而是因为那个世界的石油都是用美元以及银元结算的。

    按照马文的说法,当时银元跟美元的兑换币,大概是2.4比1,从美国进口原油进中国,算上运费,一桶要六块大洋,折合2.5美元,煤油的话,一桶要八块大洋,算一算也就3.3美元一桶。

    别看才几美元,但那是1910年的美元,要是换成现代社会的钱,就算按照一百元一个大洋算,六个大洋也是六百元了,折合97.92美元,远远超过国际市场均价70多美元一桶原油的价格,这还是原油,不是直接能用的燃料油,因此根本不划算。

    总之,在1910年的时代进口柴油费时费力不说,还不划算,除非以后自己想搞石油化工,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