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货公司能提供许多别人生产不出来的精品。而这最根本的进货管道,却又只掌握在李志高手里,只有他能买到这些稀罕货。

    既然进货是李志高说了算,那方法就多了去,比如他可以虚开进货价,让进货价也变的很高,这样一平衡,表面看来,精品百货公司虽然生意火爆,但赚的实际利润也就一般化,只不过因为贸易总量越来越大,资金周转量也越来越庞大,这才显得很赚钱而已,对于这些小头嘛,暂时分给他们也无妨。

    马文也就罢了,李志高是真心希望跟他做长久,毕竟他以后还需要一个美国朋友帮忙。而且通过这几天的接触,他发现马文这个美国人其实人还不错,没有完全做到利欲熏心的地步。

    事实上,如果马文真的利欲熏心,什么都不顾,他的商行也不会只做那些煤油灯等曰用品的生意了,毕竟这年月在中国最赚钱的,是鸦片、军火跟高利贷。说白了,马文就跟很多此时来中国淘金的外国平民百姓一样,还是讲基本的道德跟公正的,跟那些政客以及大商人不一回事儿。

    但至于那些清朝的官嘛,李志高在心里冷笑了下,先让你们得意一阵,等辛亥革命一开始,哼哼哼,到时候吃了多少都得给我吐出来!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儿了,现在嘛,最害怕的不是巧取的问题,而是怕人豪夺,也就是那些黑帮团伙。因为官员可以收买,但黑帮却很难收买,这主要是他不可能再分股份给黑帮,而不分股份,一般的收买很难满足那些本地泼皮黑帮的胃口。

    要知道,李志高平时坚持收钱只要黄金,所以如今那越来越高的销售额,都是实打实的金条,而不是什么银票。

    这么多黄金,外加李志高陆续收购的珠宝玉器以及名贵药材都放在自家院子里,要一点风声没走漏是不可能的,就算风声没走漏,外面的有心人也能猜测出一二,因此哪怕是在城里,哪怕有巡防营的警察站岗,也是相当的不安全。

    李志高很明白,警察的震慑,只能是一时,但当自己赚钱多到一定程度,利润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哪怕有警察站岗也没用。

    正如之前所说,这世道枪支泛滥,警察有枪,强盗也有枪,不找警察跟官府的麻烦,只是暂时还没必要,真的有必要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客气的。

    对此,李志高采取的办法双管齐下。

    首先,就是频繁穿越,不留大钱在铺子里。

    别看平时每天都生意红火,货物一车一车的往外拉,金条一箱一箱的往家里带,让有心人眼红的要命,但实际上由于李志高的频繁转运,因此在库房里并没有多少钱。

    整个铺子里,平时就只留着三万大洋当作领钱周转,真正的大资金,比如说金条跟珠宝玉器名贵药材等,几乎都是隔一天就被李志高挪去现代的仓库里了。

    同样是出于对强盗的顾虑,他也再次把仓库里的大量存货重新又拉回了现代,只在这边保留价格不过十万大洋的存货。

    就这样,李志高回去现代的时候,就带着金条跟玉器珠宝,回来的时候,就带着在部分现代产品,让清朝这边的存货保持在价值十万大洋的数量。因为小心谨慎,加上也不会有人想到会有穿越,基本倒也没什么差错出现。

    他没有家眷亲戚在这,平时又坚决不出铺子,还有戒指在手,就算万一遭到抢劫,损失也不会太大。

    第二个办法,也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早曰建立自己的护卫商团,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基本的战斗力。

    出于同样的担忧,不用李志高督促,得到了三成股份,已经自认成为公司大股东的马文,对护卫商团的上心度,比他还急。

    因为心急,所以马文也赶不及从美国商人那买货了,干脆从一个芜湖的英[***]火商手中买,毕竟太平府此时还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美国人虽然靠门户开放政策在这里也有部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