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防暴演习、特殊人员炸弹拆除等“另类”的表演。当然要不是当时的民航业不是很达而且又没有多少所谓的阿拉伯恐怖份子。当时的人家穷的连飞机都坐不起哪有钱和武器劫持飞机啊?(想象一下一架飞机才能坐多少人就知道了。)所以季明也就无奈的取消了他早就计划好的劫机和反劫机的表演。
而这部取名为《闪电》的电影一在欧洲各大影院播出立刻以火爆的场面、新奇的拍摄手法、宏大的配乐、稀奇古怪但又非常适合观众口味的风格立刻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热烈追捧。一时间欧洲各大城市都是万人空巷人们都争相去电影院看这幕电影。而且这股浪潮还顺着大西洋的信风一直刮到了美洲当然季明还不失时机的在美国搞了一系列很小但是十分有效的促销活动活动的中心就是谁去看电影就会在电影院的门口按手中的电影票获得一枚精巧的双闪电别针而且广告上还特别注明这个别针是限量售的。结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美国几乎所有的年青人都以有胸前别着一枚闪电别针而自豪。
当然这部电影票房的分红也让戈培尔喜笑颜开。因为这笔数字之庞大出了他原先的预想估计他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过。(季明和他说好了所有票房的收入两个人一人一半)顺带着这部电影的热播加上先前国社党的反复宣传无数国社党员甚至普通的青年都强烈的要求加入总部卫队。而且他们当中有的人甚至是从美国和其他国家千里迢迢而来的外国志愿者人数之多以至那些前来报名的人都差点把总部卫队的征募点给挤破了。虽然总部卫队的应征人员的要求提高到1ooo:1的极高招收率但是季明他们仍然从中录取了4oo人做为其后备力量。所以现在总部卫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6oo人之多而作为保安处的海德里希也从中捞了不少好处。他的保安队特别部队的人数已经随着这次扩军扩充到了3ooo人之多。
虽然现在季明可谓人多势众而且从表面上看上去这次危机对他们那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季明他还是不敢大意。毕竟防止暗杀是一件最麻烦的事情何况这次对方可是来势汹汹。最后季明在左思右想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这次保护希特勒自己还是亲自指挥的好。
于是。在第二天也就是1932年11月3日希特勒带着宣传部长戈培尔、他的的私人医生施通普埃格尔、财务管家马丁&;#8226;鲍曼还有他的卫队长季明和迪特里希率领的二十人的保卫人员登上了一架国社党的包机飞往了科隆。而早在四个小时前国社党的先遣人员已经搭乘另一架包机先飞往那里。里面包括库尔特&;#8226;梅耶率领的由二十人的和一部高频电台组成的外围小组还有希特勒的形象秘书也就是季明哦!错了是威廉&;#8226;鲁道夫&;#8226;赫斯的母亲――海伦&;#8226;赫斯。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