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大齐这几年多灾多难,财政支出十分宠大,如果战争无限期拖下去,绝对可以拖垮大齐的经济。
另一方面,大齐疆域辽阔,物产也极丰饶,云南不过是个弹丸之地,每年所得税收本就微乎其微。他并不介意让土著们得些甜头,却害怕那个藏在幕后,策划和扇动了这次叛乱的黑手。
因为云南与南昭接壤,是大齐南面的天然屏障。倘若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杜蘅身在京城,又常在宫中走动,对朝局看得比绝大多数人明白得多。
“你的意思,是战还是和?”
萧绝毫不犹豫地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哪有打一半讲和的理?况且,还是在咱们占了优势的情况下。那些嚷嚷着停战的人,脑子都被驴踢了!”
招安当然是要的,可不是现在,变主动为被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任土著予取予求。
“不是说朝廷的大军被叛军阻在云南城下,已经四个多月,寸步难行。按说最多算平手,怎么就占了优势呢?”
萧绝看她一眼,道:“昆明城里住了数十万人,光是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个十分庞大的数字了!围上半年,不用打,饿也要饿死他!”
杜蘅想了想,道:“万一叛军早有准备,屯了足够吃上几年的粮食呢?”
这么多兵力摆在城外,就算不打仗,每天所耗费的军资也不是小数目,拖上几年会变成天文数字,就算举全国之力,恐怖也无法支持下去吧!
萧绝哈哈一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发:“傻媳妇!想屯几十万人吃几年的粮食,在别的地方或许还有可能。昆明嘛~小爷可以保证,绝无可能!”
杜蘅脸上一红:“你早就知道了?”
云南穷山恶水,粮食产量极低,当地人连自己都吃不饱,更别说余粮了!
想屯积这么多粮食,必定要远从江南调运。
既使有人有这份远见,又有这个财力可以大规模收购粮食,也得有那个本事运进去才行!何况还得瞒过无处不在的神机营秘探!
“等着瞧吧,”萧绝信心满满地道:“最快九月,最迟十月,昆明必破!”
“哦?”杜蘅吃了一惊:“你这么有把握?”
萧绝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太情愿地道:“那家伙脑子里也不全是水~”
这几个月的时间,朝廷的大军看似被阻在昆明城外,无法前进一步,事实却并非毫无收获。
南宫宸并不仅仅是死守在昆明城外,而是充分利用了这四个月的时间。
不止在各城里成功派驻了大批县级的基层官员,让各地衙门重新运转了起来,还推出了很多优慧政策,鼓动了不少邻近的百姓迁往云南,开荒垦地。
毕竟,战争意味着死
招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