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1章 各有倚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我也不强留你了,我这就抱着女儿,去请起义军收兵。”白螺神女向陶子云挥手告别。望着陶子云腾空而去。

    陶子云飞回家乡看时,这里离战场比较远,没有受到战事的影响。旧居和物序上下,一片喜气洋洋。过年的气氛相当浓厚,年货也都置办得差不多了。

    因为陶子云的夫人、孩子,都还在安徽巡抚衙门,陶子云只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就飞到了安徽巡抚衙门里。

    此后的日子里,陶子云从京报和邸报中,不断的得到消息。赵金龙的起义军据守在苍梧山,跟各地去围攻他们的官兵,不时的进行激战。因为苍梧山易守难攻,起义军以阵法神奇著称,官兵们对起义军无可奈何。

    正面的消息是,起义军在苍梧山中,真的建立了一个幸福的世外桃源!

    接下来的日子,陶子云勤于官务,她的夫人们,又各自给他添加了儿女。

    这天早晨,陶子云在巡抚衙门点卯完毕,衙门外就传来了“圣旨到!”的叫声。

    陶子云接听圣旨,原来是皇上调动他改任江苏巡抚。

    陶子云和安徽巡抚的同僚们一一辞行,过了几天,带着家眷,飞往江苏巡抚衙门。

    这段时间,江苏的洪泽湖决堤了,漕运受阻,没法及时向京城运送粮食。于是,陶子云向皇上写奏折,要求将苏、松、常、镇、太五府州的漕粮,一百六十多万石改由海上运输。

    得到批准后,他亲自赶赴上海督办,官船不够用,就雇用商船,在他的鼓动下,官兵和商船船员群情踊跃,表示一定努力运输这些供应京城的粮食。

    这年的春天开航,到夏天将那些漕粮全部运抵天津,其间没有一点损坏的。漕粮保管得好,米色莹洁,比从河道运送,好过数倍。

    船只回去的时候,满载豆子南归,这样,来去都有益处。从此开始了漕粮大规模海运的开端。

    当时,江苏水灾频繁,陶子云率领官兵和当地百姓,修理了决堤的洪泽湖,又发现太湖水泄不畅。

    通过视察,陶子云觉得,太湖尾部的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对太湖的影响很大,而以吴淞江最为要紧,要治理太湖,就得先治好吴淞江。治吴淞江又以疏通出海口为最为重要。于是,陶子云开始号召当地百姓,带着他们,一一治理上述各个地方。

    那些工程,就以河运改海运节省出来的银两二十多万两,来承担其间的开销。

    海运可行,河运还是有必要的,双管

第581章 各有倚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