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两个分身已经属于不同的个体。
但这样也已经足够了,控制多个分身的意义并不大,在电脑操作中就可以做到,并不需要占用宝贵的思维意识。
这样一来,安全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只要将这个操作系统备份好,或者在其他电脑上装上x系统,那么即使笔记本电脑被人偷走或者系统损坏也只有些经济损失罢了,对电脑分身则毫无影响。
而且就算其他人拿到这个系统,在他们眼里看来也就和普通的操作系统略有不同,他们总不可能通过x系统本身进入到矩阵世界里。
想到这,叶承安下心来,现在先要进行的是把系统备份好,至于在其他电脑上安装系统目前还没这个条件。
叶承从网上下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备份软件,点开后,界面显示着本机硬盘备份,光盘备份和u盘备份三个选项。
选择了本机硬盘备份后,随即弹出了选择盘符的窗口,并且每个盘符后面都标明了已使用的大小和总容量。
“2g!?”叶承有些震惊的看着系统盘的大小,他清楚的记得原本indos7的系统足足占了有1o多g,而现在却显示着2g!
哪怕是版本较早,相对要小的多的indosxp刚安装好也要占用2g左右的空间,更何况叶承还装了不少的软件在系统盘。
“消失的内容去哪了?难道结合自身思维后形成的x系统并不仅仅是名字和界面上的不同?”
带着一丝疑惑,叶承打开了系统盘。仔细查看后现,主要占据系统盘大小的还是随机附带的程序和自己安装的软件,而原本真正占据硬盘空间的系统目录里却只剩下一个名为indosx.x的文件。
这个只有将近1oomB大小的文件,却意味着x系统的内核,也就是形成电脑分身的思维主体所在。
在使用过程中,叶承现这个系统的界面和功能与indos7的区别并不大。但这样一个拥有完整功能可以独立运行的系统内核却只有不到百兆的大小,估计连微软见到后都要为之疯狂,仅凭这相差百倍的压缩和封装技术,已经是号称软件帝国的微软难以企及的了。
目前叶承对分身和其系统的了解远远不够,还无法探知x系统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地步,如果这样的技术能够挖掘出来,足以将目前的压缩技术提高整整一个世代!
原本叶承是打算用ghost备份并刻录到光盘里,但现在来看,这样的大小别说放在随身携带的u盘里,就算
第九章【僵尸分身系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