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掌握和运用各种编程知识的程序员,叶承却现自己的数学和英语着实不够好,而且一行行编写代码的枯燥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想成为设计师,又现自己的理念和美术功底都差强人意……
相信和叶承有着同样想法和遭遇的人绝不在少数,即使是普通的网民,又何曾不希望有着高的技术,有朝一日在网络世界里扬名立万?
“而这一切,都将在拥有电脑分身后被彻底改变!”
正当叶承踌躇满志,脑海中浮想联翩时,忽然想起了一个残酷的问题:“这个电脑世界完全是由o和1组成机器语言构成,要怎么才能看得懂以及去运用呢?”
当初机器语言就是因为可读性和移植性差而被淘汰的,一串o和1组成的指令和代码,即便有一定的规律,也难以看懂并且容易出错。如果写错一处,要找出来比重写一遍容易不了多少。
叶承记得看过一个笑话,说一名朋友叫来帮忙重装系统的电脑高手,在问明主人没有系统盘后,把电话接在电脑上,不断的按1和o,四个小时后编出个98的系统。当时主人不懂电脑,谢过后那人便走了,等对电脑有了解后他才明白过来,后来从朋友那打听到那名电脑高手前几年去了美国之后,杳无音讯……
笑话毕竟是笑话,这种高手在现实中完全不可能存在,但从这个笑话中的夸张之处可见机器语言的难度。
叶承紧皱着双眉,调动着所有的脑细胞思索着。对机器来说,所接受到的就是一个个指令和电子信号。而人却不同,只有直观的画面才最能让人接受和应用,以indos为主的视窗操作系统能大行其道并成就了微软帝国的辉煌不是没有原因的。
想到indos,叶承不由心中一动,他记得原本电脑中预装的indos7系统变成了indosx系统,如果单纯的将一台电脑变成他的分身,系统不应该有所变化才对。
“是不是电脑分身中的系统结合了我的思维意识才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毕竟电脑的系统就等同于人类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想到这,叶承心中有了一丝明悟,慢慢的闭上眼,放任脑海中的思维去掌控和塑造一个全新的电脑世界。
“成功了!”许久后,叶承微笑着睁开了眼,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他面前,这最重要的第一步终于跨了出去!
此时的叶承正位于一个透明的正方形晶体中,晶体从中间被隔离成两部分,下半部分是由主板、cpu等硬件所组成的物理层。中间的晶体隔离板中无数各色流光在飞流动,在下方的硬件中和外界之间不停来回,这是信号和数据在来回交换,叶承将其称为数据层。
而重头戏则是位于
第二章【矩阵世界.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