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特工之回到清朝无弹窗 南京到上海的铁路也动工了开工典礼上胡雪岩可谓出尽了风头。南方水网纵横铁路修建起来难度要大许多所以这条铁路光是耗在勘测上的时间就比别的铁路要多上许多。由于连续的国内建设国家财政大量投入到基础建设中如今的国家财政已经开始吃紧了杨一很快想出办法就是在中南富庶地带实行民间集资入股修建铁路。
如今的胡雪岩可不比从前了靠着个人的精明把个阜康钱庄经营的风声水起如今分号遍布全国。胡雪岩有今天除了个人的能力外还得多感谢杨一靠着给杨一筹办军需物资胡雪岩确立了他在浙江商界的地位。生意上杨一虽然没有直接帮到他可是胡雪岩是给杨一办过事的就凭这一条商界上的人多少得让他一分就连工商界的巨头沈家在沈清霜姐妹的授意下多少对胡雪岩也照顾几分更别提为难的事了这也得益于杨一有时常会在沈家姐妹跟前问及胡雪岩。
这一切杨一自己未必知道可胡雪岩却清楚的很他也没办法不清楚沈家的大姐上次在一次聚会上就对他说过:“胡老板你混的不错嘛我们家女婿杨一最近又念叨你了。弄的我们老三老四每次写信回来都得提上一句别为难胡雪岩你说我们沈家是气量小的人家吗?”
一个普通商人在别人看来能得到当朝实际的当权者的垂青胡雪岩也算个异数就连胡雪岩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这是为什么?他哪知道自己被看重完全是由于曾经的历史给杨一留下深刻的记忆。而胡雪岩凭个人力量与外国势力抗争最终导致破产的经历才是杨一最看重地胡雪岩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才是杨一敬佩的。
沈家所谓的照顾无非是没事不给胡雪岩找茬罢了而胡雪岩自身的品性才是他鹊起的关键急公好义任人唯贤眼光独到。这些优秀的品质出现在一个没读多少书的人身上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如今的胡雪岩身家数百万所谓饮水不忘挖井人胡雪岩是时刻都惦记着杨一地恩德地这不一听说杨一号召民间集资修铁路便从浙江杀到上海第一个报名出资一百万两。胡雪岩这一手玩的漂亮可谓轰动一方要知道就连沈家也才出资一百万两。出钱修路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善举如今即是能赚钱又得名声这叫胡雪岩这么精明的人如何肯放过。更别说这是杨一提出的方案。
铁路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一这铁路虽然由民间集资修建但经营权杨一还是要抓在国家的手里的集资者只有参与分红地权利管理和经营都是由国家控制而且分红上民间投资者也只能占到5o%的股份。集资修路这一招是杨一从后世的民间集资修路得来的点子。只要开此先河民间投资者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后今后就不怕没人投资修建基础设施了铁路、公路、电厂这些项目也不需要单纯由国家投资兴建大大的缓解了国家财政上地压力。
出钱的人都到齐了可就是不见江苏巡抚许名宣布开始典礼而且许名还一脸焦急的东张西望好像在等什么人眼看时间就快到十点了随行官员和出钱的财主们都等的有点不耐烦了。可许名不话谁敢龇牙。
许名等待的人终于出现了当杨一出现在开工典礼上时整个会场沸腾了怎么说杨一以前都是这地老大有头有脸的人大都认识杨一(就是不知道杨一是否还记得他)刚才略带不满的财主官员们现在都安静了来的是杨一啊以前的两江总督如今的朝中第一人。
“各位对不住了杨一路上有事耽搁来迟了。”杨一冲着众人拱手致意。
“哪里!哪里!不敢!不敢!”这些人的回答在这时候居然惊人地一致。
正主既然来了这典礼很快就开始了一通仪式后这开工典礼就在鞭炮齐鸣中落下帷幕。接下来杨一得和这帮子出钱的财主们说说话了以后要他们出钱的时候还多着呢先得联络联络感情嘛过河拆桥的事情不好做的。
“雪岩兄天津一别一晃数年别来无恙否。”杨一这番话让周围的人都嫉妒胡雪岩了就连沈家的代表都嫉妒了沈家也许是没想到杨一会出现随便派了个掌柜的就算意思到了。
周围的财主们现在总算彻底相信一件事情那就是胡雪岩的的确确是杨一的人以前也就是听说和传闻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看见这在场的官员和财主地方名士比胡雪岩德高望重的人多了去了见过杨一的也不在少数而杨一在典礼仪式结束后第一说话的对象就是胡雪岩这说明什么?这很说明问题啊。
其实他们又误会了杨一第一个找胡雪岩说话是因为胡雪岩给杨一的印象深刻还因为听说胡雪岩是第一个投资的要不是胡雪岩带头这铁路集资的事情也不可能一个月内就成了。胡雪岩和杨一是有关系可关系不象其他人想的那样。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现在其他人已经都在心里头一致认为胡雪岩实际上就是杨一在江南的代言人要不杨一让集资修铁路胡雪岩怎么会这么上杆子?而且一出手就是一百万?况且有耳朵的都应该听到杨一称呼胡雪岩为兄啊搞不好就是结拜兄弟只不过胡雪岩这人不招摇不显摆罢了这么一想胡雪岩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又生了变化。至少又上了几个档次。
杨一的无意之举无形中提高了胡雪岩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这对胡雪岩日后在商界的活动增加了莫大的助力日后胡雪岩终于成为江南商界又一大豪隐隐能与商界霸主沈家分庭抗礼。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杨一的话在胡雪岩听来又是另外一番滋味当初落魄天涯得杨一拨开云雾又委托采办粮草的重任自己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众目睽睽之下杨一又如此看重自己这怎么不叫胡雪岩感动在胡雪岩看来杨一就是他的再生父母了。
“大人……”胡雪岩的声音已经有点哽咽了赶紧借着行礼的机会把手举得高高的一个深深的鞠躬趁机把眼角的泪水擦去。
“雪岩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杨一赶紧地把胡雪岩扶起来胡雪岩也趁着这当口调整下自己的状态神情也恢复往常纵横商界的自如只不过细心的人才会现胡雪岩的眼睛微微的红。
“大人光墉一介草民大人竟如此记挂光墉惭愧啊!”胡雪岩赶紧表示自己的卑微说什么周围这些人中随便出来几个都是江南呼风唤雨地人物。哪里轮到胡雪岩如此风光的场面杨一如此给面子胡雪岩真还有点受宠若惊了。
“呵呵雪岩兄不必过谦我看你就不简单修铁路你一出手就是一百万我还真得多谢谢你开了个好头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杨一感谢你了。”说着杨一转身朝在场的众人拱手道:“杨一感谢诸位父老乡亲啊。”
“修路造桥本是我等义务光墉能有今天全靠大人栽培不想竟得大人如此抬爱今后大人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尽管开口胡雪岩一定倾尽全力绝不推托。“胡雪岩又是一个深深的拱手鞠躬要不是杨一在江南提倡免跪地礼节恐怕胡雪岩已经跪下去了。
“雪岩兄不必如此客气。”这一次杨一也只是客气的一伸手就算勉强接受胡雪岩的礼了。
这一幕在普通的人看来胡雪岩的话说得漂亮杨一高位之人受礼也属于当然可在场的这些个大多是成精地人物在他们看来这里正上演一幕又套又让人嫉妒的好戏。
说老套是因为一个在表中心一个在收买人心说嫉妒那就是因为这个表忠心的人不是自己真要是能傍上杨一这棵大树别说鞠躬说好话了就算磕头作揖也值得杨一是谁啊?你想表忠心人家还未必看的上杨一看上的又岂会是简单的人物就拿胡雪岩来说吧在商界上人不招摇但对朋友够意思做事手腕也高明真不愧是杨一看上的人。
自己风光完了胡雪岩赶紧的在前面领路给杨一介绍周围的人。周围的人不禁暗自夸奖胡雪岩够意思不说别的杨一如今地位之高平时想见一面可太难了现在可是有名有姓的介绍运气好能被杨一记住没准对今后就有莫大的帮助。
“哎呀!许老您老不在丹阳享福来上海出钱修路真不愧是地方上德高望重的前辈啊多年没见您老身子还硬朗啊怎么保持的?”
“哎呀这不是宿迁的……”杨一好像忘记姓名了那位当然赶紧提醒:“不才正是宿迁崔少元大人你还记得啊。”这位够高杆的明明杨一忘记他的名字了他硬说杨一记得他。
“这位不用介绍了盐帮的老大……”
“李老板还在苏州财呢?当初劝你进城办厂没骗你吧?”
“蒋老先生这帮小子怎么把您也给惊动了?杭州到上海可不少路你没累着吧?当年要不是您振臂一呼杨一在浙江的新政还真是不知道怎么开展多年过去了可想起当年您老力排众议支持杨一新政杨一至今不敢忘怀啊。”
接下来杨一的表现又让大家跌了回眼镜在场的多是江苏名士豪绅当年杨一还是两江总督新政时劝减租息的时候曾经见过不少如今虽然已经过去多年可不少人物杨一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虽然未必记得住名字可是姓还是记得的或许是记得地方的都有。
杨一当两江总督已经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杨一的地位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场的也没几个能指望杨一还记得自己如今杨一提起当年之事如数家珍这叫他们怎么不激动被杨一记得的人更觉得脸上光彩无限如此场合被杨一叫上名字或说上几句话回到家里这就是资本。
在这或许有些人跟杨一不过说过几句话或许只是打了招呼说了声久仰可回家后跟别人说起杨一在这跟自己谈过话在别人听来分量又不一样了。
接待应酬一向累人杨一本也不喜欢这些事情只不过既然来了这些人也都是一方豪杰客气一下还是必要的眼看就到正午吃饭时间到了杨一也打算找个借口开溜这时候会场外有人在大声喊道:“我要见杨大人你们凭什么拦着我?”
“哼要不是
第十五章 买办-->>(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