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九章:众矢之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苏佩知道何颙此问自然是提醒在座诸位自己能够有今日之成就非是随便钻营而来。而且此闻也会将苏佩置于风口浪尖上供众人质疑——哪怕是腹诽。以何颙对风角人伦的了悟他不会仅因别人的评价就对苏佩此人下结论。因何颙此问正是许多人想了解苏佩的地方因此包括大将军和三公在内都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苏佩道:“确有此事许氏二位先生对人品鉴颇有心得于苏氏商会做帐房掌柜正堪其用。”众人虽早有耳闻但听苏佩如此说都是一阵大哗。实际上许氏兄弟的月旦评都是对官场人物的品鉴并不对普通人评品。因此苏佩如此说这些人自然大为感叹。

    苏佩笑道:“货殖之事于治国安邦相较自是微弱但其道相通——重在得人。规矩虽在但终究需要合适之人来执行这些规矩方能大盛。而苏氏商会作为龙舒国内甚或延伸至龙舒国外大汉全境的商会组织需要更多的人守原有基业甚至扩张业务。对人品鉴自然需要专人负责。”

    何颙道:“许氏兄弟中长者仁厚少者峻急听说二位本已生隙不想投入苏大人门下竟然能再次联袂行事让人感慨莫名。苏大人何某还有一事相询——听说颍川陈公迁入龙舒并致力于龙舒国治理不知此事苏大人有何解释?”

    苏佩道:“黄巾蜂聚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农商俱废。凡人均在找寻安身立命之所。陈公以德望孚众在颍川虽暂无贼寇冒天下大不韪强行袭扰难保无玉石俱焚之虞。龙舒国处僻远境内太平富庶不特陈公颍川荀氏一脉也托身于此。龙舒之盛非是一人之力而是龙舒国内六十万官民之力。陈、荀二族有经世济民之能如何使龙舒更富庶安宁其自该出力。实际上黄巾诸寇起事天下纷乱之际诸位投身于朝堂未必不含自保之意。龙舒为汉治下之国为龙舒亦为大汉殊途而同归诸位大可不必相逼如此。”

    何进道:“陈氏为士族之脊梁吾等本奏请辟为司徒奈何如今竟屈身于龙舒小国。何某不知苏将军如何安置陈公?”

    苏佩道:“龙舒之治非是如他国政出王侯将相而龙舒则是政出长老议会。长老议会以学堂为基负责教化、培养人才。龙舒国内不分种族贵贱均有入学堂受教之权利。如此一来可人尽其才国亦不乏可用之人。士大夫家学渊源如先飞之鸟而平民如后起之秀。至于贤与不肖本在天赋。若生在富家天赋虽贫若奉公守法亦可守成。若生在贫家若奉公守法也能温饱。此乃龙舒概况。陈公等本躲避战乱更兼慕治道。以陈公等威望虽不在长老议会中但学堂教化少不得要借用其力。”

    苏佩说这番话看似清晰实际上语焉不详之处甚多。众人听得一知半解这正是苏佩要达到的效果。让这些人知道陈寔受到了该受到的尊崇但是并不能说是因此就从仕了。

    何颙见自己的话引起了何进的问已觉达到目的于是坐下。但此时见众人陷入苏佩带来信息的思考中于是又道:“苏大人见谅何某以为以许氏兄弟识人之明选择在龙舒效力必然是因为对苏大人很是敬仰。”

    苏佩笑道:“苏某以一介商贾得业内业外人青睐所赖无非

第五十九章:众矢之的-->>(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