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确定战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陈冬生听了后转而问常子洪:“现在的盛京制造局的产量能不能继续提高甚至可以提高到保持我们军队的弹药需求。”

    常子洪而是沉思了后才说道:“目前还有很大的困难因为那些新设备我们还需要时间来安装调试一时间并不能大幅度的提高产量何况我们制造局现在都是分两班日夜开工的目前实在已经是最大产能了。如果过一段时间在半个月以后最多二十天的时间里那些新设备我们就可以让他完全挥作用提高产量。”

    面对有些惭愧的常子洪陈冬生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也知道这些技术性的东西一时间要想改变太多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盛京制造局到目前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陈冬生对于其他人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大家都各司其职并不要让这个打仗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也是东北军自从成立一来就一直不断的进行战争这一次只不过换了一个对手罢了。

    在一番讨论过后陈冬生留下了欧阳天以及韩章后就让他们都回去了。毕竟这些可以说是内政的人员对于军事方面的可以说并不完全知道。

    而下面中陈冬生以及这几人的谈话才是关于军事方面的重点。

    第三个人中虽然都是属于那种半吊子水平的人但是这三个人讨论的一整夜后终于拿出来了一个作战方案。

    当然这作战方案是属于那种大体的战略上的方案。

    先在宁古塔方向先采取的是退的战略因为在前期中缺少增援的第四军并没有和俄国远东部队硬凭的实力。

    而延吉方向同样也是如此。面对俄国的远东部队第四军后退的底线就是吉林通化一线。因为在吉林通化一线以东的方向对于东北来说并没有实际上的价值不管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所以说暂时放弃是一个保存实力的好办法。

    但是在吉林却有着吉林制造局目前的吉林制造局虽然和盛京制造局不能比但是已经转型为专门生产弹药的吉林制造局确能供应东北军约两层左右的弹药。何况在战时有着吉林制造局的供应至少吉林守军就不必担心弹药的问题。

    所以吉林就是底线。绝对不能让俄国越过的底线。

    而通化这也是陈冬生心中的底线。因为过了通化。俄国的远东部队就可以一路西进直抵盛京。

    这对于任何一个东北军的人来说都是一件不能允许的事情。所以这通化也必须守住。

    现在的东北军的重心就是守而不是谈何消灭。要消灭那是守住以后的事情了。

    在确定了大体方向后陈冬生就开始了调兵遣将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