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5艘驱逐舰和3oo多艘各式机帆船、中小型运输船组成的登6船队在北海道东北的择捉岛海域完成集结船队**搭载了9千名6军士兵和1千名海军6战队士兵当大部队开始行动之时这支登6船队也离开择捉岛向库叶岛东南部驶去。4月26日黄昏时分这支登6船队已经抵达了亚特茅斯东南12o海里处。
第一天的失利并未让日军将领产生放弃的心理相反的他们在摸清德军防御部署和火力配置之后便着手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登6行动到了4月26日午夜数以千计地运输船再次出现在狭窄的宗谷海峡上由战列舰“尾张”号、“山城”号、“安艺”号、“河内”号组成炮击舰队也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压制射击作为这个时代各国战列舰中的颠峰之作“尾张”号那1o门41o毫米舰炮更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受到巨舰大炮的可怕威力这艘级战列舰的每一次射击都能让库叶岛南部的德军阵地在爆炸中颤抖尽管这里没有人惧怕战斗但这样气势逼人的炮击还是让掩体中的德军官兵感到压抑。
月光下一架架涂有铁十字徽标的战鹰披上了银色的外衣在隆隆的轰鸣声中驻守库叶岛南部和中部的343架战斗机、271架俯冲轰炸机和12o架鱼雷轰炸机一**飞离机场雄鹰们带着保卫领地的决心频频出击而在海面之下蛟龙们不顾连续奋战的疲惫向入侵者射出一枚又一枚致命的鱼雷。
在科尔萨科夫港已经被官兵们成为“英雄”的重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又一次穿过港口的雷区攻击近岸的日军舰船尽管日本战列巡洋舰“比睿”号率领的巡洋舰队正在前方严阵以待但这一次成功的出击再一次成就了“沙恩霍斯特”号以及全舰官兵地传奇——凭借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这艘排水量21万吨、装备3座三联装28o毫米舰炮的级重巡洋舰不仅在日军舰船队周围游刃有余还在“比睿”号的炮口下击沉击伤日本轻巡洋舰各一艘。并对日军登6船队和登6部队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和震慑直到黎明时分这艘身中2o余弹却仍旧战斗力不减的重巡洋舰才在日军的愤怒目光中驶回科尔萨克夫港。
此战之后德国海军决定批量建造改良型的沙恩霍斯特级重巡洋舰在日本战败之后这一级重巡洋舰逐渐取代造价和维护费用高昂地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成为德国海外舰队的中坚力量沙恩霍斯特的传奇在这里得到了延续。
万般无奈之下日本军部做出一个大胆而无奈的决定:执行“毒镖”行动计划。由7号舰船队在预定区域进行登6作战并增调作为预备部队的9号、1o号舰船队北上增援。
隶属于黑色风暴的第19团抵达亚特茅斯的时候正是清晨春日里和煦的暖洋照在正渐渐松动的冰硬土地上海浪轻轻拍着蜿蜒漫长的海岸线鸟儿没有因为即将到来地危机而四散逃离毫无特色地港湾内停着几艘摩托鱼雷艇和一些破旧木质机帆船渔民们因为出港禁令而百无聊赖的晒着太阳上百公里外的激烈战斗似乎和这里没有任何地瓜葛。
然而虚假的宁静只是暂时的当巡航的雷达警戒飞机现由东南方向驶来的日本舰船队时。无情的警报声便将人们任何不现实的幻想打破。紧接着。一件令德军指挥官们无可奈何的事情生了日军以经过改装的机帆船强行突入德军水雷区域由于这片海域面积宽广而德军部署的水雷有限。日军竟以上百艘吃水较深地机帆船为代价“撞”出一条狭窄的海上通路以“朝日”、“三笠”两艘海防舰为的日本登6船队旋即通过雷区逼近沿海。由于正面的日军适时的动猛烈空袭德军只能抽调一小部分空军部队前去阻截而部署在亚特茅斯的德军岸炮部队也遭到“朝日”、“三笠”365毫米重炮的压制炮击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亚特茅斯一线的情势变得异常危机。到了4月27日晚上8点11o分第一批日军登6部队从亚特茅斯南部登上海滩作为策应从库叶
<第七十四章 拒绝仁川>-->>(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