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的空降技术他们的伞兵训练和战术展缓慢加之德国在1924年德美战争中并未大规模使用伞兵以及随后德日关系日趋紧张德国撤走了在日本执教的军事教官一再拖延的空降装备也彻底取消了。
尽管如此在1927年的大洋州战事和中国东北战事中日本空降兵还是取得了演地机会。在进攻达尔文的行动中一个中队的日本伞兵被空投到澳军阵地后方;进攻约克角城的时候日军空降规模扩大到了一个大队3oo余人;在中国东北的一系列战事中日本伞兵部队也进行过不同规模的空降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攻海参威的行动中日军曾趁夜在海参威市区空降了一个大队的伞兵但由于当时德军已经放弃海参威这些伞兵所作的也就是先6军一步占领市区尽管没有生任何实质性的战斗这支伞兵部队还是受到了天皇和军部的嘉奖。
历史的车轮进入1929年之后在昭和天皇的主导下日本6海军本部制定了登6库叶岛的“大和”作战计划作为倍受期待的“奇兵”日本6军第1空降旅团和海军第1特种6战队共计36oo余人开始在北海道南部集中。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这支6海军混合部队总共进行了25次空降演习并对空降完成之后的作战进行了极为详尽的演练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训练对提高士兵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但训练中频的事故也让日军大本营十分光火为了避免影响士气事故总是对外保密就连伞兵内部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损失的具体程度。
到了“大和”计划实施之前准备投入战斗的日本伞兵编为4个大队每个大队约有8oo人投入批空降的就是号称“王牌精锐”的第1、第2大队。
稀疏的星光下12o架运输机在45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以低空飞行的方式快掠过海面前方黑色的海岸线已经近在咫尺了。
“距离目标还有1o公里大家做好跳伞准备!”
为了让嘈杂机舱里的每个士兵都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坐在机舱门口的军官用双手搭成一个简易的话筒并且竭力撕扯着喉咙喊到。
听到军官的喊声坐在机舱中部的二等兵真木知道心里顿时一阵唧咕。那种怪异的感觉源自于对前路的忐忑虽然内心深处并不惧怕与德国人作战但他知道愈是艰苦的训练接下来面对的挑战愈严峻。
“啊啊来吧让我们好好教训那群德国猪!”
坐在真木旁边的是一个矮墩墩的军曹(中士)。其实说到猪他的身材无疑更为贴切那圆乎乎的脑袋上扣着一顶半圆的伞兵钢盔再加上那鼻孔又圆又黑的朝天鼻真木想笑却不敢笑。
身后有号称百万的登6部队这或许是真木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东西要知道他们这些伞兵的任务是空降到敌人后方并对敌人的交通线、物资储存点进行袭扰这种袭扰在夜晚还好一些一旦天亮了轻武装的伞兵是根本无法和敌人的大炮、坦克抗衡的。
想到这里真木知道忍不住又对身上的武器装备检查了一遍――作为一名最低等的伞兵他的主要作战武器是一把伞兵用的短步枪但是这把步枪并不随身携带而是分开放在一个圆柱状的武器筒里此时真木身上除了臃肿的降落伞包之外就只有一把刺刀、两枚手榴弹、水壶和放在胸前帆布包里的一些小物件了。
作为最低阶的军官坐在真木身旁的胖军曹随身携带的物品里还额外配有一支大正十四年式手枪虽说是自动手枪但日本6军的这种制式武器是众所周知的烂――近距离杀伤力很强但是稍远一些精度就非常差了而且故障率极高穿透力极弱还有频繁的卡壳、射击时弹夹脱落以及可怕的走火这些缺点都让外形酷似鲁格o8的大正十四式手枪在性能上是无与伦比的差但是尽管如此日本6军却没有更好的选择。
在心情紧张的时候十分钟转瞬即失当呼啸的寒风从打开的机舱门灌入的时候真木禁不住打了个冷战然后在军官的叱喝下跟着同伴们走向那通往战场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