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86oo海里但它们尚未服役便无一例外的损毁在船台上。在美国目前的主力舰中除最新式的纽约级续航力达到96oo海里之外佛罗里达级和特拉华级均不足7ooo海里。
相比战列舰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从冯・德・坦恩级到德弗格林级基本上都牺牲了一定的续航力来换取高航这艘最新式的“吕佐夫”号也不例外14节的巡航度下最远可以航行56oo海里尽管如此舰队随行的舰只并未加囊括加煤船这是因为除了优越的续航力之外德国海军在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优势――虽没有英国那么多海外殖民地和加煤站但得益于海军总参谋部的出色的能力德国早已将全世界的海洋划分成一系列的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德**需官主管这位官员有权命令本区所有的船只开赴德**舰可能要和它们会合的任何地方。有权征用德国银行和商行地资财以应军舰之需。通过这种方式德国海军的舰只几乎可以在世界各大洋补充到燃料。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时间里这支以“吕佐夫”号为的舰队将先后跨越北海和大西洋并最终抵达美国华盛顿。搭乘这样一艘排水量达到312oo吨、最高航26.5节的新式战舰出行不用说辰天和丽莎就连随行的海军总参谋长胡戈・冯・波尔元帅以及海军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也感到很踏实。
因为这次特殊的出航海军部事先对这艘新得甚至还有些油漆味地战舰进行了大量精心的布置德皇夫妇以及侍从侍卫占据了其中最舒适的几间船舱随行军官和官员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对于海军部这样一番苦功夫。辰天自然是赞赏有佳的。现在“吕佐夫”号上连同军官和水兵在内共有将近13oo人加上另外4艘船整支舰队的总人数过3ooo人包括二十五名最优秀的厨师和相当于一个中型野战医院配备的医务人员。
11月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了穿上风衣的辰天在舰长冯达尔威克地配套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军舰从甲板到放空机枪战位都留下了这位年轻皇帝的脚步。最后辰天还在露天的防空观测所上驻足观望了一会儿。从上往下看这是一艘坚固而强大地战舰海浪被巨大的舰平劈开后顺着舰体向后退去。舰甲板中央是两个层叠的硕大炮塔。4门德国海军目前最优秀的大口径舰炮――5o倍径3o5毫米口径主炮昂注视着左前方的海面。与传统的德国战舰一样这艘军舰的舰桥并不高舰桥后面是两个相隔近3o米的巨大烟囱。此时战舰正以14节的巡航度前进。但从烟囱中冒出的烟并不像其他德国战舰那样浓这是因为“吕佐夫”号和它另外两艘姊妹舰一样采用了油煤混合燃烧动力14台锅炉能为这艘巨大地战舰提供63ooo马力的充足动力。
在这艘战舰上另外两座主炮塔布置在后部的中线位置上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海军所流行的设计模式――前后火力一样强大所有主炮可以同时向舰舷一侧齐射。面对此情此景辰天有时候会想起另一个世界德意志第三帝国战舰上的主炮布置那种前弱后强的布置实在是无奈之举所幸的是相同的情况并不会在这个世界重现。
“陛下这里风大。当心着凉!”
冯波尔元帅参加华盛顿海军会议的德国代表团团长谨慎地提醒皇帝。这个时候冬天已经悄然来到了或许在遥远的太平洋上天气依旧温暖但这支刚刚离开德国本土航行在北海上的舰队来说迎面而来的风是清冷的。
“噢知道了!”
辰天并不反感下属的忠言他知道自己虽然正值壮年。却并不能因此而逞强。若是不幸在这个时候患上感冒虽说不至于取消此行但将对后面的行事带来许多不便。这次提尔皮茨、比洛、兴登堡等老将均未随行就连自己的心腹大将马修也留守柏林因此辰天周围多少有些沉闷。波尔也算是海军元老与辰天互相尊敬但没有太多的私交。
又看了一眼令人心情舒爽的蔚蓝天空和相似颜色的大海辰天回转身沿着台阶开始往下走顺便撇一眼跟在“吕佐夫”号后面的那几艘船相比之下它们的身躯要娇弱许多倒是漆成全白的“胡柏”号医疗船让人眼前一亮修长而简洁的舰身、帆船时代典型的舰以及桅杆上的辅助帆这些都与周围这几艘钢铁战舰显得格格不入。
在这之后辰天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那位对与战舰有关的任何东西都丝毫不感兴趣的妇人也就是他的皇后正坐在舷窗旁一张舒服的椅子上阅读《红与黑》。
那本书辰天也读过当时看的是中文版。虽说是名著但未必会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就像这艘装备精良的战列巡洋舰在丽莎眼中只是一个“可怕的、冷冰冰地庞大战争机器”。
“今天天气很不错呢你真的不到甲板上去走走?”明明知道会得到否定的答复辰天还是这样
<第四十三章 帝王出航>-->>(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