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来自维也纳的野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入同盟国势力范围而德国所要做的就是以政治军事上的支持换取那里的石油开采权。在这方面土耳其人显然会更加听话。

    “意大利人的失败已是必然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联军究竟要打到哪里战争结束后又要如何处置战败的意大利。”说话的是阿格列尼点头表示赞同的是凯末尔此时在意大利的战场上有过5万名俄**人和近万土耳其士兵他们有理由对意大利战事表意见。意大利向参战各同盟国割地赔款无可厚非但除了奥匈帝国之外没有人希望看到这些利益让奥匈一家独得。同时作为政治和军事平衡的一种保证意大利政府仍有必要保持一定的军事实力。至于实力不弱的意大利海军若是全部并入奥匈帝国海军那么地中海就完全由约瑟夫一世说了算这对于德、俄、土三国来说绝非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辰天和德国都不希望在和平年代有个像奥匈帝国这样拥有庞大军事实力的近邻如果这个庞大而脆弱的帝国分裂成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这对于欧洲局势的稳定是个很好的保障德国也可以伺机吞并其中一部分有用的领土例如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意大利的战事表面上看起来与俄国、土耳其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但位于中欧的奥匈帝国强盛与否实际上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阿格列尼的俄国曾经是奥匈帝国最大的潜在敌人只是随着俄国倒向同盟国并将战略目标从巴尔干地区转向远东和亚太地区以及塞尔维亚被吞并奥匈帝国的注意力目前转移到了亚平宁半岛可惜意大利人太不经打这场看似艰难的战事很快便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

    没有人可以保证奥匈帝国在吞并和消化意大利之后愿意像土财主一般老实的守着家产度日但如果奥匈帝国分裂并成为德俄、德土之间的缓冲区域君主们显然会安心许多。

    四个国家中只有奥匈帝国的政权模式最为特殊这个“凑”起来的国家也显得最不稳定。在这一方面辰天和阿格列尼、凯末尔心照不宣。

    “我也认为现在应该是与意大利人和谈的时候了!”辰天的意见加上沙皇和土耳其总统的支持实际上已经对亚平宁战事做了一个总结。虽然心有不甘卡尔却没有多少言权更何况奥匈帝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人民的生活随着战争的持续而日渐艰难军用物资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赖德国的援助。

    借着这个机会辰天、阿格列尼、凯末尔以及卡尔在晚宴之前会见了意大利国王派来的特使奥斯塔公爵实际上在这之前辰天就已经和意大利国王的这位兄弟进行了密谈双方初步交换了一些概略但很关键的意见。

    这次非正式的会议仅仅持续了一个小时以辰天为主导的同盟国一方提出了大致的停战架构被联军强大攻势逼迫得喘不过气来的意大利人早已没有讨价还价的勇气和打算奥斯塔公爵当即代表意大利国王同意以双方军队以科尔诺山一线为界进行停战谈判。德、俄、土三位统治者随即表态接受卡尔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以沉默来表示心中的不满和抑郁这是他来到柏林之后第一次感受到政治的压力。相比另外三位统治者他还相当缺乏国际政治经验。

    “实际上奥匈军队已经没有多少燃油和弹药了!”在赴宴的路上辰天压低声音用俄语对阿格列尼和凯末尔说道两人心领神会的互相交换了眼神。实际上在政变结束后不等正式加冕辰天变已经开始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向将军们布命令了。进入意大利的德国第3集团军以及其他部队以弹药物资为由停止了进攻输往奥匈帝国的物资也因为“铁路原因”而遭到拖延前线的两百余万奥匈士兵很

<第四章 来自维也纳的野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