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非常勇敢和强悍的部队但黄义达对德军的武器装备还是有种深深的羡慕。虽然德军战前秘密储存的航空炸弹已经用尽而飞行燃油也所剩无几但鉴于这场战斗几乎算是最后的战役因此德军飞机毫不吝啬的再度飞临战场。在巡视了一遍整个战场之后德军飞行员们将军火工厂自治的土炸弹扔到山本师团的士兵头上日本士兵依旧无助的四散躲避少量的机枪子弹有气无力的从日军队列中升起。在来回扫射了几遍之后德军飞机开始在日军头顶盘旋将噪音和压抑留给这些日本人。
在德军飞机的干扰下山本师团花了十几分钟才重新整好队虽然头顶嗡嗡的声音令他们心烦意乱但日本士兵们还是迈着整齐的步伐继续前进。
黄义达默默的看着前方开来的日军士兵对方的人数仅有1万5千人左右而自己这边还有3万多中国士兵和4千多名德军士兵。放在平时若是日本人没有重炮支援自己的士兵完全可以轻松草歼他们。可是现在自己这几万士兵经过一场苦战之后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已经大大下降而作为一支复仇之师那个师团的日本兵看起来不仅精神抖擞气势也比往常更具压迫感。在战斗开始之后黄义达第一次为战斗的结果感到担心。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如果进行近身搏斗恐怕自己的部队占不到多少便宜即使能够取胜伤亡也肯定不小。
对于黄义达和他的士兵们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与德**队肩并肩作战之前夹击日军时双方的相互配合并不多。此时德军选择了站在队列最前方给黄义达和中国士兵们一种非常独特的安全感。
德**官们有序的喊出一个个口令德军士兵们看起来非常镇定射炮、迫击炮都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十几门射炮和三十余门迫击炮放置在德军步兵队列后方上百挺轻重机枪整齐的摆放在德军队列前方。一挺由三角架支撑着的重机枪后面蹲着三名德军士兵而由弹链供弹的轻机枪则趴放在地上两个德军士兵卧于它后方。从机枪和火炮旁边一个个箱子来看德军的弹药还是非常充足的。
对面的日军师团算是轻装前进只有少量骑兵保护着他们的两翼而马匹拉着的二十多门步兵炮和炮兵们紧紧跟在步兵后面。这些日军步兵还未进入射程后方的日军炮兵阵地就开始向联军这边倾泻炮弹。
刚开始的时候黄义达的部队有些乱不过看到德军士兵们在地上挖出一个个简易的单人士兵掩体时中国士兵们也学着用这种最便捷的方式保护自己。单人士兵掩体实际上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小土堆而士兵则卧于这个土堆后面一种野外遭遇战时非常迅而又能够尽量躲避对方子弹和炮弹的作战方式。
在日本步兵逼上来之前联军伤亡并不多唯有德军的一些射炮和重机枪在炮击中遭到损毁。日军炮兵阵地上的炮火停歇之后日军步兵的野战炮开始威德军炮兵毫不示弱的进行了还击。
日军士兵开始呈散兵队形向前突进而在德军队列最前方轻重机枪都在不计成本的倾泻着一串串子弹带相比之下日本人是在不计生命的向前突击。日军士兵按照他们的作战教条两队士兵交替掩护前进不过他们步枪射出的子弹在德军机枪面前显得实在太过单薄。双方炮弹你来我往炒豆子般的机枪声更是不绝于耳。
在稳稳的打了半个小时防守之后联军成功的降低了日军人数和士气当千树大佐决定就地展开防御的时候联军开始进攻了。
在德军机枪的掩护下中德步兵迅向日军队列逼进而德军士兵采用的则是轻机枪和迫击炮近距离支援步兵战术这种战术要比日军的步枪掩护步枪更为先进一些在实战上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方。黄义达对这种战术印象很深刻他原本打算在这次战斗结束后找德国人要一些轻机枪和迫击炮这样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下次再碰到什么王大帅李大帅一定可以轻松草歼他们。
在德军士兵后面大批中国士兵也躬着腰前进着。在人数占优的联军面前山本师团开始后撤最后与宫本直属旅团在出阵地会合后共同组织防御。
当联军士兵尾随山本师团来到这里的时候真正艰苦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这个阵地不仅有战壕等防御工事同时也集中了日军绝大部分的机枪火力宫本的直属旅团更是以逸待劳。
在德军射炮还没有运来之前黄义达的部队向那个阵地起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也是联军第一次遭遇日军密集的机枪火力勇敢的山东汉子奋不顾身的往前冲最终却一排排倒在日本人的机枪子弹下。
黄义达记得那时自己说了这一生最后一句脏话:“他姥姥的!这些日本鬼子居然把机枪都藏在这里了!”
在日军这条防线后面炮兵阵地和日军大营已经一览无遗这一切都让黄义达感觉心痒手痒脚痒但他不愿意再拿自己士兵的生命去填日本人的机枪子弹。有生以来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沉住气等待德军炮兵的支援。
联军士兵就地与防线上的日军对射了大约一刻钟之后德军的炮兵部队终于赶来了。射炮和迫击炮集中轰击了日军防线其中一段在炮火的掩护下联军士兵冒着枪林弹雨起大规模冲锋。
黄义达觉得这个场面虽然不是自己所见过最宏大的但绝对是最为壮观的或许从今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种场景:穿着各式服装的黄、白、黑三色人种肩并肩向前冲他们嘴里的呐喊虽然
<第三十四章 结束在山花烂漫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