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收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适的展机会而泯泯于众或者在某次战斗中不幸挂点这都是辰天所不愿意看到的然而辰天又不记得这些人的出生背景和原本服役的部队。

    想当年寻找邓尼茨还多亏提尔皮兹和海军部大力协助而曼弗雷德由于具有男爵身份也很快被找到然而后面两位却始终毫无踪影。在辰天心目中前两位海空英雄固然重要而后两位6军天才是他所最梦寐以求的。

    “是啊我下午本来就要告诉你的还不是被日本间谍那件事情搅的!找到了两个人都找到了!说来你也许不信他们两个现在都在你的军团服役这也就是我们一直在其他6军部队中寻找却始终找不到他们的原因了!”托马斯露出难得的笑容“这下您终于满意了吧!”

    辰天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对隆美尔和曼斯坦因在二战中的战绩推崇有佳对于两人在一战时的表现他只知道隆美尔是在意大利战场而扬名然而现在意大利尚未加入战争而且整个战局已经改变即使意大利参战隆美尔所在的部队也未必会被调往那里。

    托马斯变戏法似的拿出两张纸接着不轻不重、不急不慢的读了起来:

    “埃尔温.隆美尔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布伦兹的海登海姆父亲是一名中学校长母亲是当地政府官员的女儿。隆美尔191o年7月从军加入伍尔登堡当地的第124步兵团三个月后隆美尔升为下士不久又升为中士。1911年3月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11月毕业。1912年1月隆美尔毕业回到驻扎在威卡尔登的第124步兵团训练新兵并获中尉军衔。1913年1o月考入哥尼斯堡装甲学院1914年1o月1o日以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目前在新组建的东普鲁士军团装甲军第二坦克师中任上尉营长。”

    “弗里茨&amp;#8226;;埃里希&amp;#8226;;冯&amp;#8226;;曼斯坦因1887年11月24日生于柏林的莱温斯基家族。生父爱德华&amp;#8226;;冯&amp;#8226;;莱温斯基泡兵上将曾在军中担任军长一职弗里茨因过继给姨父曼斯坦因中将而改姓曼斯坦因。曼斯坦因幼时在斯特拉斯堡接受普通教育后进入军校受训。19o6年赴第3普鲁士近卫步兵团服役次年获少尉军衔。1913年1o月考入哥尼斯堡装甲学院1914年1o月1o日以学院第二名的成绩毕业目前在新组建的东普鲁士军团装甲军第二坦克师中任上尉营长。”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她却在***阑珊处!”辰天轻轻吟出这句中国古词“看来天才们已经嗅到了装甲武器的强大威力!”

    托马斯昙花一现的笑容早已收起现在依旧作出他作为情报负责人那种永远波澜不惊的表情“我不知道您是怎么知道这些您从未见过的人我也没有必要知道那么详细!不过我不得不承认您所说的这四个人都是非常不错的!海军上尉卡尔.邓尼茨8月共击沉俄国舰船5艘9月击沉英国舰船12艘个人击沉舰船总吨位达7万吨在两天前晋升少校军衔并获得一枚蓝色马克斯勋章目前任大西洋第二潜艇编队指挥官;隆美尔和曼斯坦因在装甲学院中的成绩突出一直占据着学院前两名被誉为哥尼斯堡装甲学院自创建以来最优秀的学员;曼弗雷德男爵的战绩虽然不是很突出但这主要和我们的航空力量占据的巨大优势有关!”

    辰天满意的点点头第一辆小汽车很快停在他们前面不远处两个穿着黑色坦克部队军服的年轻上尉从里面钻了出来。

    23岁的隆美尔、27岁的曼斯坦因辰天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澎湃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这种感觉比当年检阅“黑色风暴军团”和接见邓尼茨、曼弗雷德更为强烈这两位在历史中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辰天脑海只有四个字:“德国战神!”

    年轻的隆美尔和曼斯坦因看起来和照片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皱纹头也梳得整齐油亮他们身上的新款坦克部队军官礼服看起来非常

<第十章 收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