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决战波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和德国的45o万。

    奥匈帝国曾雄霸欧洲2o世纪初仍是显赫的强国开战之初它的工业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4%。奥匈帝国拥有达的军火工业斯科达兵工厂是世界最大兵工厂之一在欧洲享有盛名但奥匈国内民族众多矛盾纷织;教育落后军队中的文盲士兵众多。因此奥匈帝国的军事机器效率低下与沙皇俄国一样外强中干。

    虽然奥匈帝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但是为了报皇储在萨拉热窝遇刺的一件之仇他们将相当一部分军队投入到塞尔维亚战场然而开战之处入侵塞尔维亚的三个集团军居然被塞尔维亚老将普特尼克带病击败1914年9月奥军再度动的第二攻击又遭败仗。正是出于这个缘故尽管有德国后备军的支援奥军在面对俄军时还是常常显得兵力不足他们在8月末遭遇败仗之后没有及时得到足够的援军险些一败再败。

    现在弗里德里希大公和他的军队是以胜利者的姿态追赶俄军并且大踏步行进在通往华沙的道路上。世界对于这些奥匈联军的官兵来说是如此美好秋天已经渐渐到来他们赶着在冬季来临之前攻入俄国腹地争取早日结束这残酷的战争。

    波兰地区第二大城市罗兹目前已经成为俄西南集团军群的前沿阵地的重心俄军指挥官伊万诺夫将军最近这一个月都郁闷万分他的集团军群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然而那支神秘的德军部队从东普鲁士突然插入自己背后自己接连派去的两支部队――由鲁兹斯基将军指挥、从各集团军中抽调而来的23万部队列茨斯基将军指挥的完整的第9集团军23万部队先后被那支德军部队围歼和击溃结果让奥军得到了喘息之机。现在就连阿格列尼大公亲率的近卫军部队也被那支德军部队击退十几万德军已经兵临华沙城下。究竟是继续撤退到华沙与第9集团军会合还是在这里与奥军决战而让第9集团军独自抵挡德军伊万诺夫感到进退两难。

    虽然自己手里现在仍旧拥有4个集团军9o多万官兵但是伊万诺夫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在与奥匈联军作战之处他的西南集团军群与对手兵力相当都只是刚刚过1oo万士兵经过一番鏖战之后他的部队渐渐占据上风对手的损失也比他多将近一倍而且俄军后援部队比奥匈联军要多上许多在8月之后已经6续有4o余万俄国部队抵达波兰但是那些后援军队大多都是临时征召的新兵缺乏作战经验和武器大炮更是少的可怜现在这个西南集团军群与2个月之前的那支部队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富有战斗精神和作战经验的老部下已经损失大半五分之一的士兵没有武器由于德军占据了一条主铁路线伊万诺夫的后勤补给只能依靠下的一条铁路线然而现在他得到的补给却远远低于以前的一半。由于国内战争准备不足大部分俄军部队缺乏的不仅是枪支弹药连食物也日渐紧缺这迫使俄国士兵们不断对波兰人进行掠夺以至于波兰人渐渐站到同盟国一方一些波兰人甚至开始向德奥军队通风报信或者直接破坏俄军的通讯设施、提供俄军假情报。

    心急如焚的伊万诺夫同时向莫斯科去求援电报莫斯科同意西南集团军群放弃波兰并命令阿格列尼前去接应。阿格列尼表示他的部队会立即从明斯克出但是他的部队需要至少一周时间才能抵达华沙附近配合西南集团军群撤退。

    “一周时间……”失望的表情布满了伊万诺夫布满皱纹的脸颊不过阿格列尼的态度无可指责刚刚损兵折将的他能够前来接应他们撤退就已经不错了。

    “通知第3、第4、第5和第8集团军全线平行向华沙后撤各集团军注意互相掩护侧翼争取在后天也就是9月3o日之前撤到华沙之后各部队有序地通过华沙-明斯克铁路撤往白俄罗斯地区。通知列茨斯基将军和他的第9集团军在我们撤退到华沙之前无论如何都要守住那里!”伊万诺夫没有想到这道简单后退命令引起许多军官的误解后

<第三十五章 决战波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