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战德军之父”利奥波德.冯.泽克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劳无益地与之较劲的:愚蠢、官僚和口号”。

    泽克特认为人是其军队重建的核心问题。他几乎把所有的责任都委托给能干的参谋,他亲自负责监督训练。他以名义上的“和平时期军队组织委员会”复活了原来的总参谋部,对军官团的训练尤其不遗余力。最后,德国的总参谋部提供了一个小规模但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干部队伍,以便指导其他的核心参谋和战斗队。他的价值在1933-194o年得到了体现,这一时期德军增加了5o倍,但同时还使运动作战学说不断完善。在二战中,总参谋部毕业的大部分毕业生以及部队参谋和指挥官在作战水平上表现得都非常出色。

    泽克特他怀疑传统类型的庞大军队能够依据追求快决定性胜利的战略进行运动战,相信小规模的、长期服役的、职业性的、运动的军队。他于1921年起一次对战争教训的正式研究,这次研究成果形成了《487号军队条令》,泽克特亲自撰写了其中的“领导与使用合成兵器战斗”。这本书成为直到3o年代之前德国军队训练的基础,从3o年代起,他们被修订为著名的《3oo条军队条令》,一直使用到1945年。

    新德国军队的学说源于吸取的上述教训。新的学说最显著的部分是关于装甲战与空中力量的一体化。为了对《凡尔赛条约》所禁止的坦克和飞机战术进行训练,他以对红军的训练援助换取在苏联建立了秘密的训练中心。这个训练中心包括三个非法的训练项目:装甲、飞机和化学战。

    展装甲战是对一次大战公认的技术失败所做出的反应。泽克特偏爱歼灭战战略,而不是消耗战战略。他强调运动,他的训练命令是由一句口号开始的——“作战就是运动”。尽管泽克特在许多领域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但是,直到他去世,他对骑兵令人感到奇怪的一往情深,这一点至今依然被指责为视野狭隘。此外,他从来没有完全赞同过与其他武器和空中力量协调作战的大规模装甲部队具有强大的能力。虽然泽克特从来没有完全理解机械化战争的力量,对如何精确的进行坦克战没有把握,更多的强调对骑兵师实现摩托化后勤保障。但是泽克特并没有对古德里安等人推动的变革采取具体的反对行动。另一方面,古德里安和其他人的实验结果形成了一个主张大规模6军和泽克特“贬低大规模军队”二者之间的综合体,他们在军队之中建立了军队——一支小规模由装备精良的装甲部队构成的军队。德国人进一步将一战中的风暴部队战术(即胡蒂尔战术)展成为机械化全兵种学说。

    泽克特对空军作战的革命性质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他在新建的德国军队中抽出18o名军官,倡导建立独立的空军兵种。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这么做,他组建了影子空军。所有的演习都需要空军的加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仲裁。他的空军学说以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为中心,以获取空中优势为最高原则。和美、英两国不同,德国使用轰炸机来实现现在所说的战场空中遮断。为了这一目的,德国人集中建设战斗机,然后是对地面的攻击机,最后是轰炸机。

    总而言之,泽克特的军队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其政治领导和政策的密切整体性、士兵的优先地位、适当的参谋体系和正确的学说。这个时期的德国

“二战德军之父”利奥波德.冯.泽克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