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3第七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原就觉得萧关大胜原就太过顺利了些。姚兴允文允武,本就并非庸主,先前姚硕德镇守萧关告急之时一日七疏求他出兵,姚兴忙着平定内乱,在固原坑杀了支持其弟姚旭的士族八百余人,硬是不向外发出一兵一卒,如今算是集权在握,再无一人敢生二志——只是这招“攮外必先安内”太过阴毒,不似人君所为,倒颇似那姚小侯的手笔。他与姚嵩斗了数年,没一次能讨得好去,这一次他学乖了,只是点到即止并不说破,且看任臻如何说。

    任臻闻言皱了皱眉,只道:“姚兴有这魄力以都城做为前线来决战,倒是真没想到。”慕容永抚了抚马鬃:“这意味着他必有后着——随时有迁都怀远的可能。”任臻一点头道:“怀远与固原隔黄河相望,很有可能。看来后秦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没那么好吞。先去萧关与杨定会合再行商议!”

    两军会合,行不出十里,便见树木渐疏,山势渐缓,再淌过一溪涧,转过一岩壁,眼前便一马平川、豁然开朗——他们终于走出了关山,算是离了凉境,距萧关前线也止有一日之路。扎营之时穆崇趁无人留意,带着他那精干善言的副将悄然走到拓跋珪身边,摈退众人后方悄声道:“大哥。萧关用兵,杨定一直以我为前锋,故而是我部率先破关,谁知却在姚军中巧遇大哥的一位故人——”

    拓跋珪瞥了他一眼,奇道:“当年代国内乱,我家人怕是已经死绝了,没死的都囚往长安为质,姚军之中又哪里来的故人。”

    “拓跋氏是几乎死光了,可将军还有母亲贺夫人呀~”原本跟在一旁的副将忽然插嘴开口,“莫不是娘舅家的便算不得亲旧故人?”

    “贺兰部的族人?”拓跋珪眯起眼,打量着眼前这个生面孔,那副将率先摘下了头盔,是一个面白无须斯文秀气的青年,从拓跋珪一拱手:“在下贺兰隽,按辈分算,该是将军的小舅舅。”

    当年其祖拓跋什翼犍占据并州建立代国之时,为拉拢同在草原上的另一支鲜卑部落贺兰氏,确有世代通婚之约。但时过境迁,拓跋代国风流云散,贺兰部落虽不至此,却被迫向后来趁乱占了关中以北并州与朔方全境的后秦称臣纳贡,想来这贺兰隽也是因此才会到姚硕德军中为质。

    想到此处,拓跋珪心下了然:“既然姚硕德大溃,小舅怎不借机速回贺兰部落?”贺兰隽见他认了自己,心中一喜道:“我不回牛川(注1),自然是为了将军——将军难道不想如慕容氏一般,再现拓跋氏的荣光?!”

    贺兰隽一语惊人,纵是拓跋珪早有准备,此刻也不免肉跳,他又抬头环视了四周,避入军帐之内:“小舅此言大逆不道,万万不可再提。”

    贺兰隽紧追不舍:“将军难道要一辈子屈居人下?若是担心没有资本,复国不易,可随我回牛川,贺兰部全族可为后盾!

    穆崇也入内道:“大哥,观皇上言行,是要在此与姚兴决一死战,乱军混战之时脱身极易,只要到了牛川,贺兰部可奉大哥为主,我也必带所率亲兵誓死跟随,机不可失啊!”

    拓跋珪一摆手,断然拒绝:“不必说了,皇上待我亲厚有恩,我绝不会叛逃!”

    贺兰隽急道:“再亲厚也是君君臣臣!怎可同日而语?从前秦灭代到后秦占境,我们鲜卑人在自己的草原上都不得当家作主,都忍得够了!你是拓跋什翼犍的嫡系子孙,有你号令定能——”

    “贺兰隽。”拓跋珪忽然冷冷地开口打断了他,“念你我那点血缘之系,今晚的话我当没听过,也可容你在我军中暂时容身,但这等悖言以后也休要再提!”

    贺兰隽愣了一愣——他多年为质,最擅察言观色,一觑拓跋珪便觉他非人臣之相,池中之物,当有莫大野心,怎地如今这般斩钉截铁不肯叛主?!他还要再说,拓跋珪便已快步掀帘离去,如避洪水猛兽一般,将人远远抛在身后。

    直到回到自己帐中,通室灯火也依旧缓不下他心底的惊惧——惊的是贺兰部突然向他投诚,惧的是任臻若是得知今夜谈话,哪怕只是捕风捉影怕也不会再重用他了——不,不行。他好不容易得到了他的信任关爱,怎可现今就自毁长城?!

    他心中自是翻江倒海,任臻此时却当真无暇理会此事,他避人耳目地传召兀烈入帐,命他再度潜回姑臧。

    兀烈叩头领命,却又不解地问道:“皇上命末将潜回姑臧做甚?”

    “你见过当日吕纂身边的那名乐师吧?他曾助我拿下沮渠蒙逊,可惜事败,料想沮渠蒙逊不会与他善罢甘休——如今吕纂掌权,沮渠兄弟把持军政,我怕他身陷险境,恐难脱身。。。”任臻不着痕迹地措辞道,“姑臧内外,你是熟门熟路,带几个好手偷偷潜回宫内,护他离开。”

    兀烈忙应了一声“是”,听任臻又补了一句“连夜就动身”。心里顿时狐疑起来——那乐师年纪轻轻,究竟是何等重要人物,让自家皇帝刚刚脱险便心心念念地惦记着要救?

    任臻见他领命起身,还不及松口气,便见兀烈掀帐欲离之时,现出一道高大而熟悉的身影——浓重夜色中,苻坚双臂环胸,不知已在外听了多久。

    注1:牛川,今内蒙古锡林格勒大草原内,为当时贺兰部王庭所在地,史载拓跋珪便是在贺兰部的支持下于牛川召开部落大会,改元复国,定都盛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