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追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千古一帝秦始皇就死在沙丘平台。

    以秦始皇的精明,本不应该相信这些神仙方术之说。但是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不仅幻想自己的政权能够传承千世万世,更希望自己能够长寿,长久地统治天下。重要的是,自战国以来,在中国瀕海地带出现了一批方士。

    这些方士宣称海上有三座仙山,山上住着掌有不死仙药的神仙,而他们拥有神仙方术,有本事搞到这些仙药,使人长生不老。

    这股神仙方术之风愈吹愈烈。使得许多人执迷不悟。长生心切的秦始皇投入到求仙的浪潮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以说,秦二世而亡与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是秦始皇没有那样在意长生不老,也许秦二世而亡这个结局就可以改变了!

    除了秦始皇这个千古皇帝之外,汉朝的汉武帝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是同样的热切。

    谁都知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一心想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最后不也一样不得不在临死前传位给秦二世了啊!可是,到了汉武帝,依然追求长生不老。而且比秦始皇有过而无不及。

    在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他就亲自接见了一个江湖骗子。这个所谓的方士名叫李少君,年龄不过三四十岁,却谎称自己有7o岁高龄。而且在汉武帝面前大夸海口,说自己如何懂得祭神拜仙,炼丹制药。让人吃了长生不老。

    有一天,汉武帝当着百官的面。拿出一件古旧铜器,问李少君:“你能告诉我这件铜器出在哪个年代。为何人所有吗?”。

    李少君看了之后,故作惊奇地说:“这件铜器早在战国齐恒公十年我就看到过,那是陈列在齐国君主的柏寝台上。”

    听此言众人忙考察铜器上的字,果然不错,与李少君说的一模一样。

    这一下整个宫廷都震惊了,异口同声地说,李少君真是个神仙,恐怕今年已经活到几百岁了。

    于是,汉武帝不仅相信李少君会炼丹会制造长生不老药,亲自封给他高官厚禄,而且在李少君病死之后,还相信李少君的灵魂升天而去,成为真正的神仙。

    李少君死后,从东方之地又来了一个名叫李少翁的,他说自己能呼神唤鬼,懂得仙丹方术。

    汉武帝便立即召见李少翁,当时正赶上汉武帝的一个夫人去世,他很怀念这个夫人的美貌,就请教李少翁,如何才能让他与夫人见上一面。

    李少翁说:“这不难,我可以用方术大约在深夜招她前来,你们在梦中相会。”

    果然,这天夜里汉武帝就在梦中见到了夫人,立即封李少翁为文成将军,给了高官厚禄。

    只是,过了一年多,李少翁的方术总是不灵验,令汉武帝十分失望。

    于是,李少翁便心生一计,背地里在帛上写了一些字,让牛吞下,自己装着不知道,过不久就当着众人的面,说牛腹中有奇物,是他用方术得知的。

    结果杀了牛,果然牛腹中有帛书上面还写着字。只是,汉武帝不相信了,说这分明是造假,写字的人就是李少翁,于是下令杀死了李少翁。

    过了四五年,胶东王王后为了讨好汉武帝,派遣胶东王手下的一个小官名叫栾大,到长安向汉武帝献秘方,汉武帝召见了栾大。他更会吹牛:“我来来去去在这海域之中,看到许多高神大仙,他们都掌握长生不老的秘方,如果皇上肯准,我以皇上名义用重金将他们招来,为皇上献方奉药。”

    此时,汉武帝正忧患黄河决口、害死百姓的大事,就完全同意了栾大的意见。

    这位栾大长得英俊,高大威武,能说会道,骗术更是高明,不仅得到了高官厚禄,汉武帝还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他。

    大约在公元前1oo年前后,汉武帝出巡来到齐国故地。这里的方士和讲神奇仙方的人数以万计,然而没有一个能验证长生不老的。可是汉武帝还是执迷不悟,在海上,他举行典礼祭祀天主、地主、人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八神。

    当船行到了蓬莱岛时。有一位大臣说他看见一个有几丈高的人,可走近一看这巨人就不见了。

    紧接着又有人帮腔说。他也看见一位老人牵了一只狗,正想报告皇上。可一转身这个老人也不见了。

    于是包括汉武帝在内,众人都异口同声说:“这就是蓬莱神仙。”

    此后,汉武帝派遣前去求仙的使者数以千计,结果都一无所获,汉武帝最终也不得不寿终正寝。

    到了唐朝,皇帝们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还是那样的狂热,就算是唐太宗这个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也是同样如此。

    提起唐太宗,很多人会将他与“明君”画等号。的确。唐太宗二十八岁登基,他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国势空前强盛,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不过,这个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在晚年时期有迷恋仙丹求长生不老的经历,他为了求长生不老不失重金到国外寻求仙丹。令人讽刺的是,之前李世民还嘲笑过秦始皇因为追求仙丹而导致亡国,结果,最后李世民一死在这个所谓的丹药上面。

    所以一个伟人无论他有多伟大。当遇到死亡时都是有很大有恐惧。那么李世民迷恋仙丹求长生不老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亲大哥李建成和亲(四)弟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随后登基,时年二十八岁。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他接受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国势空前强盛,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时期。

    但是,在他做了十几年皇帝之后,过惯了安逸享乐的生活,渐渐地也趋向了奢侈腐化。他修复了隋炀帝在洛阳建的豪华宫室。

    他曾经霸占了齐王李元吉的杨妃,还把已故大臣武士镬(音:惑)的十四岁的女儿选为才人,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媚”,这就是“武媚娘”。

    在他的“晚年”,就是他做皇帝的最后几年,一反常态,既迷信占卜,又痴迷丹药。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得了中风的疾病,瘫痪在床上。经御医诊治,半年后病体稍愈,可以三天上一次朝了。

    如继续边治边养,说不定会逐渐康复的,可是,此时的他却迷恋上了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

    他先是服食了国内方士炼出的丹药,并不见效,以为国内方士们的道术浅,于是派人四处访求国外高人。

    贞观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

    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王玄策把他献给李世民。

    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甚至可以在大白天飞升到天宫里去成为仙人。

    他这番鬼话还真就打动了李世民,遂给这个印度和尚安排住进了豪华的馆驿,每餐都是丰盛的美食,天天有一大群下人侍奉着,生活不亚于帝王。

    这家伙见李世民对自己深信不疑,就煞有介事地开出一大串稀奇古怪的药名来,李世民号令天下,按此方采集诸药异石,不论任何代价,不惜一切牺牲,只要能采办到印度和尚药方中的药,哪怕刀山火海也得取来。

    一年之后,药配制好了,李世民非常高兴,毫不迟疑地将药全吃了下去,结果七窍流血中毒暴亡。这时他才五十二岁,是中国历史上被“长生药”毒死的第一个皇帝。他没有做到慎终如始,竟这样荒唐可悲、愚蠢糊涂的过早离开了人间。

    最为可笑的是,皇帝死后,大臣们竟不知道如何处置那罗迩娑婆寐才好。

    如果唐太宗在弥留之际,有哪位大臣敢于向他说起秦始皇的荒唐行为,我想,唐太宗定会羞愧万分的。

    遗憾的是。在唐太宗晚期的“高压”统治下,绝对的权力早已让人三缄其口。社会亦早已不是“从谏如流”的贞观之初了。如此看来,唐太宗沦为笑柄。也就难以避免了。

    李世民死后,他的子孙们大概接受了一些教训,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服食剧毒的丹药。直到17o年后,忘掉了祖宗教训的唐宪宗李纯又成了第二个服丹药中毒的皇帝。

    唐太宗、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执迷于长生不老,都到过蓬莱岛求仙问药,结果都一无所获。

    有一唐代的诗歌是这样写的:“心期仙诀意无穷,采画云车起寿宫。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

    意思是说:汉武帝求长寿仙方意决心坚。可同时又忙着修造自己的寿宫,也就是陵墓。虽然也曾知道三个仙山在哪里,却不知神仙的下落,结果还是死了,安寝陵墓之下,看茂陵松柏,听西风吹落叶。

    问世间谁人无忧,唯神仙逍遥自在。大罗神仙居于大罗天,不老不死永生不灭。仙境极乐无所忧愁。红尘凡人居于地界,顺生应死繁衍不息,得失苦乐交炽。

    对仙人而言,世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在时间长河中不过转眼云烟,只有飞升紫府位列仙班,才是永恒的追求。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人类都无法逃避最终死亡的命运。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面对这一黑暗的真相,他们更愿意相信神话中长生不老的说法。

    普通人似乎更倾向于对所谓“青春之泉”的追求。在科学和医学领域都有人在不断探索。

    科学家们也在致力于研究许多化合物的特性以寻找延长生命的要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追求-->>(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