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人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可是自己却并非意识到他的行为过于自私,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异常心理。

    自私心理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在意识到自己的自私行为时及时调适。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作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

    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自私和无私之间仅是一线之隔。越过它,你可以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

    这是最大的喜悦,也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自私的人停留在狭小自我的束缚里,无法想像和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

    无私是所有伟大化合物共同的特性之一。没有无私的服务,做什么都不会得到成就。如果所从事的行为是自私的,纵然读破万卷经书也是枉然。

    苏东坡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敬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要有这种明确的法律观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有了这一条,就能遏止其展、防止其泛滥。

    有人愿意燃烧自己,温暖世界,但那只是寥寥晨星,大部分人只愿烛照一方天地;有人愿意烹煮自己,馨香人间,但那只是疏疏花芽,大部分人只愿手留余香;有人愿意化作春泥,养护生命,但那只是恒河沙数,大部分人只愿葆有青春。这,就是自私。自私是人的劣根,可以追溯到历史的深处。

    慈祥的女娲用泥造出华夏儿女,其实只是为了驱散浓浓的寂寞;伟大的耶和华给亚当提供舒适的伊甸园和美丽的妻子夏娃,其实只是为他的智慧树找一个守护者;皇帝和蚩尤昏天黑地地干了一架。难道不是为了部落领的头衔?自私深深根植于人内心,这是一棵从我们诞生就开始扎根的老树。那千盘万绕的根脉游走于我们身体的每一隅,很难连根拔起。

    曾国藩说过。人有向下的特性,自私属于向下的范畴,人性如水,水总是向下流的,自然,人变得自私也并不是很意外的事。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变得自私主要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人利益的绝对要求。不能说自私百害无一利。原始人出于自私,希望自己能吃饱穿暖,努力改造自然环境,使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并不能否认这种认知的巨大作用,在茹毛饮血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在无法满足基本需求时,自我意识像夜空中的星星一般突出,自私的血液在他们弱小的身体里沸腾。让他们有了改造自然的动力,于是,愚公移山不再是神话,精卫填海不再是信谈。但是。人还有社会属性。

    深夜里,每个人都往水池里倒水,天亮后。水池是不会变成奶池的。

    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个小的齿轮单独运作。便会让最先进的机器报废,自私会绊住社会前进的脚步。商纣王为满足私欲。酒池肉林,百年殷商灰飞烟灭;秦始皇醉心永生,寻蓬莱,筑阿房,一统神话镜花水月;隋炀帝情迷江南烟雨,将百姓的血泪注入大运河,大好河山毁于一旦。山河破碎,国事凋敝,百姓飘零,难道不该责怪帝王的自私吗?是自私,让一个个朝代被历史的车轮碾碎;是自私,让一位位千古明君背上骂名;是自私,让一座座文明的宫殿消失于冲天的战火。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而且我们也不是帝王,这些,于我们何干。

    君不见,自私的人们为了减少麻烦,对血泊中的生命视而不见;君不见,自私的人们为了避免引火上身,对苦难百姓的呐喊呻吟置若罔闻。当代社会,道德滑坡,自私便是那场大雨。小康社会,我们在物质上很充足,但在精神上,我们是苟延残喘的乞丐。

    一群人手持木棒凶神恶煞地追干一只狗,人们东截西堵的同时还不断吆喝“快来打狗啦”。可怜的狗慌不择路,跑进了一个死胡同,眼看就要大难临头了,狗机智一动,忽地一跃而起,越过高墙,逃过了一劫。那些追打的人们很不解气,于是就用一个词来讥讽狗的狼狈与狡猾,这个词想必你也猜到了——狗急跳墙

    其实我们所谓的自私自利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我相信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去追求某些东西,甚至于不择手段。其实我们追求的某些东西,那一个不是我们深刻感受过它的重要

    虽然不能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我敢说每个人都有自私心(只是表现的程度和技巧不一样罢了)

    这也不能说是人的龌龊的一面,其实,哪一个生命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千万别误会),生命因自己的存在而存在;自己因生命的存在而活着。存在本来就是一重竞争的形式(这可是翻译达尔文老先生的话啊)。

    竞争隐约是生物的一中本性,那自私自利也就伴随而来了

    说到底:自私自利只是生存之道,只不过由于某些人的偏激之为让我们理解错了罢了

    自私既然是植根于人的骨子里,它必然与人的本质有关,与宇宙本质有关。自私是由事物个性或者说性所决定的,这与整体性是对立的。个性所强调的是自我,没有个性,就没有千姿百态的事物。事物的这一属性在高级生物身上的反映就是实现自身价值,获取自身利益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只是随着生物的进化,利益的内容生了变化。人与其他动物在追求利益方面的区别在于人不光有物质展的要求,还有精神展的需要。境界越高,利益也就越不在于个人得失。追求就越高尚。

    不要谈私色变,人为自身利益而奋斗,这由人的本质所决定。没有自私,奉献将毫无意义。一切奉献精神。都是人们在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中所萌的,一切互助的道理都是在对自身利益的索取过程中所悟出的。真理是人的最高利益。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一切都归君主所有;当今社会,又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这些都使公众在说到“自私”这个词时或多或少有罪恶感,觉得这是和优良道德不一致甚至是相悖的。我们常常指责别人自私,可试问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真的没有任何私心呢?

    即使我们再伟大,再宽容。心中总有不能忍受的人或事,总有希望实现的属于自己的理想。

    即使是像草履虫这样最简单的原生物,在营养分布不均匀的培养液中必定是集中在营养丰富的地区。

    如果这些培养液中的营养分布面积无法支持它们的活动区域,它们也会一直为自己的利益争夺区域。

    而人类作为最高级的生物,接受教育和道德的熏陶,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草履虫的竞争只是出于一种生存的本能,而我们却更加明白竞争意味着什么。

    人是自私的,所以没有一个人能拥有绝对的宽容。最慈爱的父母,也可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最优秀的员工。也可能会有忍无可忍的上司;最伟大的领袖,也可能会有天不遂人愿的感叹。

    人是自私的,所以人的会被无限扩大。总会有人对现实不满,又会有人说世道不公。总会有人嫌钱赚的不够多。总会有人想长得更高、变得更美,总会有人想占尽一切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拼命锻炼,拼命学习。拼命工作,拼命展。

    一个没有人追求私利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没有人在乎自己所处的是什么位臵,没有人为更好的生活而奋斗。每个人都认为一切理所当然,贫困或富裕,都是注定的,都不可改变。

    自私并不是什么感到羞耻的事,每个人都有争取自身利益的权力,也只有个体敢于追求更好的生活,社会才会得以展进步,只有人有,才会去奋斗、去满足,只有我们现这个社会并不是平等的,才会去争取他人的尊重,社会才能得以展和进步。

    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所谓的大公无私的心,表面上看上去这个社会非常和谐,其实根本就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波澜。

    当然,这个社会上是存在一些“公而无私”的人的,譬如那些为革——命牺牲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放弃了安稳的生活,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的伟大和无私世人有目共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私利。

    他们也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渴望和家人共享天伦,只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他们的心中有比生命和家庭更重要的使命。

    他们牺牲个人的“利”是为了实现一个组——织、一个群体更大的“利”。

    但是,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字,过犹不及。即使自私不是一件不好的事,甚至是社会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一个人没了追求私利不择手段,甚至损害他人的权利,就会受到谴责,古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这类人的写照。

    正因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自私的心态极有可能使人们的所作所为走向恶的方面,所以人们才需要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社会才需要宣传善行。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不代表人的一切都是自私的,我们有思想,有道德,我们应当清楚认识到“利己”不代表割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追求私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同样的权利,否则每个人都只顾自己,就会连最基本的社会秩序都无法得以保障。(未完待续……)

    ps:注:谢谢士后、科技露两位大大两张月票的支持,谢谢!

    谢谢謝志修、小绿豆求虐两位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