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启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赵朝纲呼出一口气。心里面终于是放心了下来:“萍萍,菁菁,你们看,阳鱼已经形成了!”阳鱼形成了,赵朝纲的精神就不用再全部集中在阴阳鱼上面了,所以。他有精神和时间去和李丽萍,柳菁菁说些话了。

    “哦,我看看!”柳菁菁迫不急待的来到阴阳鱼的近前,仔细的看是查看起来,而李丽萍则是因为肚子里面孩子的原因。还是只能够在一边远远的看着,不过,李丽萍的心里面并不着急,因为,再是神奇的东西,都比不上她肚子里面的宝宝重要。

    “哇……,真的是太神奇了,形成的居然都是鱼状的东西。难怪被成为阴阳鱼了!”柳菁菁已经看清楚了阳鱼和阴鱼的模样,和江河里面的鱼是一模一样。阴阳鱼不仅样子和身形和江河里面的鱼一模一样,就连那些鱼的鳞片。这些阴阳鱼鱼身上,也有,而且,还很是鲜亮,就像是活鱼一样。看到了这样的阴阳鱼,柳菁菁当然会很是惊奇了。

    “好了。菁菁,你先回到萍萍身边去。我马上就要接着启动另一条阴阳鱼了!”这一个阴阳鱼已经算是启动完毕了,所以。赵朝纲开始启动另外的八条阴阳鱼了。

    “朝纲,我想就这样看着你启动阴阳鱼!”柳家有点不乐意了,这样神奇的东西,她想要近距离的看看是怎么形成的。

    “菁菁,过来这边,你就不要再去打搅朝纲了!”还没有等赵朝纲说什么,李丽萍已经开口了,她直接叫柳菁菁过去,柳菁菁一听到李丽萍在叫她了,脸上顿时露出来一副苦涩。

    “嘿嘿,菁菁,这可是不是我不想让你在这里近距离的观看啊!”赵朝纲带着点幸灾乐祸的模样调笑着柳菁菁,不过,显然赵朝纲忘了这么一句话,那就是千万不要再女人面前得瑟,否则,很快,你就会疼痛难忍的!

    “喔……..!”赵朝纲的嘴巴都变圆了,胳肢窝传来的疼痛让赵朝纲很是后悔刚刚的得得瑟了,没错,柳菁菁直接掐住了赵朝纲胳肢窝里面的肉,足足掐了十几秒钟的时间,在欣赏完赵朝纲的疼痛模样之后,柳菁菁才一脸满足的松开了自己的手,向李丽萍那里走去。

    “嘶……..!”赵朝纲看着已经青紫成一片的胳肢窝,心里面想起了一句话,那就是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相信这一句话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在电视上,在电影里面,还有在书上这句话是随处可见,特别是在现代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之后,这句话出现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了。

    这句话出处《论语注疏解经》卷第十七,原文是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里的“女”通“汝”,你(们)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你(们)和小人,(这两种人)是很难以相处的。亲近他会使他不退让,而疏远他则会被怨恨。”

    不过,后来随着“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等等这些思想的影响,慢慢的被人误解成为‘妇女和小人,这两种人是很难以相处的。接近她吧,她会肆无忌惮,不悦后疏远他,她则会愤怒、怨很你。’这个意思。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还有着这样的一种解释。

    古汉语的定语一般是前置,但也有后置的。定语后置常以“中心词+定语+者”形式出现,如《论语?卫灵公》:“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孟子?梁惠王下》:“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即“可终身行之之一言”,“穷民而无告者”即“无告之穷民”,“人可使报秦者”即“可使报秦之人”,都是以“者”为标志将定语后置。

    但没有“者”字标志的定语后置文献也多有之,如《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从《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可知,“殷土芒芒”即“芒芒殷土”。

    又《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朱熹注:“而孝友之张仲在焉。”也是定语后置。

    如《史记?春申君列传》:

    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

    “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修饰“李园女弟”,说明她的历史情况和楚幽王的来历,显然。属于定语后置。

    又如《史记?滑稽列传》: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这里,“女”是“弟子”的定语,也被后置了。

    《论语?雍也》篇也有这样的例子:冉子与之粟五秉。

    “粟五秉”即“五秉粟”。这是数量词组做定语被后置了。

    上述例子说明,“者”固然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但这种标志有时是可以省略的。以此例之,我们完全可以将《论语》此章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看成是“唯女子与小人者为难养也”或“唯女子之与小人者为难养也”的省略。

    有“者”字,“与小人”是定语后置毋庸置疑;没有“者”字。也无碍于“与小人”是定语后置这一事实,因为这是孔子思想的逻辑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由此可知,《论语》此章的“女子与小人”是一个偏正结构,“女子”是中心词,“与小人”则是后置定语,是修饰、限定“女子”的。

    因此,这里的“女子”不可能是全称,不可能是指所有的女性。而只能是特称,特指那些“象小人一样”的“女子”,“如同小人一样”的“女子”。这种“女子”“如同小人”。其实质就是“女子”中的“小人”,就是“女子”中的“无德之人”。

    为了强调,孔子特意在“女子与小人”前加上一个语气词“唯”字,突出强调只有这种“象小人一样”的“女子”才是他视为“难养”的对象。这样,自然就排除了其它的女子,排除了非“如同小人一样”的女子。

    孔子视小人一样的女子为“难养”。认为她们“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亲近了,就会放肆无礼;疏远了。就会埋怨忌恨。这种轻视、这种厌恶,有的放矢,决不是针对全体女性而言的,只能说是对小人、“女子”中的“小人”而言的。

    孔子思想的逻辑与语言考证反映出来历史事实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以《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章攻击孔子极端仇视妇女,“是女性的敌人”的说法可以休矣。

    还有,对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还有这么一种解释。

    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奸诈小人,而是指体力劳动者,具体地说,指“下人”,家仆;“女子”也不是泛指所有女性,而是指妻妾。“难养”的养不是抚养的养,是侍候、将就、相处的意思。

    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侍候难相处,是说的家庭问题,夫妻之间,主仆之间,亲近了呢,她(他)们会端架子;疏远了呢,又会啧有怨言。这不过是孔子个人的经验之谈,没有什么微言大义。

    孔子生活在农业社会男权时代,有男尊女卑思想很自然,没有才是怪胎。而且这男尊女卑,是中外皆有的历史现象,男女平等是现代才逐渐实现的。

    就是米国,妇女在1920年代才获得选举权。

    英文男人man,女人woman,意即fromman,来自男人。

    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先创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取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女人来自男人,属于男人。

    今日欧美女性,在家从父,从父姓,既嫁从夫,改从夫姓。这种习俗,就是古代男尊女卑观念的孑遗。

    但孔子说女子难养难将就,却不是歧视女性,而是感叹夫妻关系的微妙。

    女性一般都比较敏感、任性,尤其是林黛玉式的美女,老公越爱她越亲近她,她越爱使性子。闹别扭,耍脾气,这就叫“近之则不逊”;疏远一点,她又可能疑神疑鬼:老公是不是不在乎自己了,是不是移情别恋了?这就叫“远之则怨”。

    过来人都知道。夫妻关系的微妙就在这里。古今中外,幸福的女人,就是找到了一个乐意将就自己的男人,幸福的男人就是找到了自己乐意将就的女人,孔子可能没遇到这种福分。

    再说主仆之间,为何不好相处?旧时代请仆人。上下尊卑,主仆分明。但也有主人家对仆人很谦和很客气的。可有的仆人,以为主人心善,好欺负,就会翘尾巴。这就叫“不逊”。

    现代家庭请保姆,讲究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但毕竟是雇佣关系,不可能平起平坐。很多人感慨:现在好保姆难寻。

    因为主仆关系雇佣关系不好协调,主人家客客气气,平等待人,若遇到服务意识不强的保姆。她偷懒不干活,看电视,你心里舒服吗?

    你花钱雇她。是请她来干活服务的,不是来享受的。

    孔子发这句感慨,大概就是因为,他家的仆人不好管理。主人家待他们亲近一点,他们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主人家若高高在上,他们又在心里埋怨:这家主人好霸道。

    孔子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生活在人间,也要娶妻生子。也要雇仆人保姆。孔子是个干大事业的人,肯定觉得鸡毛蒜皮的家务事太闹心。

    说不定,孔子在家里跟夫人闹了矛盾,有仆人偷懒不听话,他一肚子气,忍不住在课堂上发了这句牢骚:“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学生听老师发牢骚说家常,都会觉得很有趣,就记了下来。这才是有血有肉的孔子,多可爱多好玩嘛。

    有人断章取义,说孔子歧视女性,论语收入孔子所说的“女”字都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启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