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为了不让赵朝纲说她们两个,李丽萍和柳菁菁相互对视一眼,然后,同时上前抱住了赵朝纲的一只胳膊,在那里开始撒娇起来。
“哎…….,算了,算了,我不会说你们的,萍萍,菁菁,你们先放开我!”赵朝纲很是无奈的放弃了说李丽萍和柳菁菁她们两个,他对于女孩子的撒娇的抵抗力,真心是太弱了。
“嘻嘻…….,我就知道朝纲你是最好的,嗯………,这是给朝纲你的奖励!”李丽萍和柳菁菁同时在赵朝纲的脸上亲了一口,让赵朝纲有点飘飘然的感觉了。
“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炼制符箓吧!”享受完了两个美女的香吻之后,赵朝纲开始进入了正题,开始炼制符箓。
“萍萍,菁菁,我们这一次炼制的呼风唤雨符箓,为了是做到下雨的目的,所以,这一次的符箓从本质上来说,是水属性的符箓。
考虑到真火和水的冲突,因此,这一次炼制符箓,我选择的是水炼法。当然了,也不是说用真火就不能够炼制呼风唤雨符箓了,只是用真火炼制呼风唤雨符箓的成功率,还有威力比起用水炼法炼制出来的呼风唤雨符箓低上很多。
相同的炼制呼风唤雨符箓的材料,水炼法炼制出来的符箓比起真火炼制出来的符箓多上一倍。
至于呼风唤雨符箓的威力,由于水炼法里面有着雷霆之力(天一圣水蕴含着雷霆之力),而众所周知,雷霆之力是能够很大程度的加强下雨的威力,因此,水炼法炼制出来的呼风唤雨符箓,比起真火炼制出来的强大几倍。所以,这一次炼制呼风唤雨符箓,我用的是水炼法。
萍萍,菁菁,今后你们修为到家了,我也会教你们水炼法的,你们水属性的体质,刚刚好修炼水炼法。”赵朝纲开始交代为什么在炼制呼风唤雨符箓的时候,用的是水炼法了。
“嗯,朝纲,我们知道了!”李丽萍和柳菁菁都很是乖巧的回答着赵朝纲,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动作,她们不想打搅赵朝纲连珠符箓。
“很好,那我们继续。”赵朝纲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赵朝纲就拿起了身边的一样东西:“萍萍,菁菁,这是炼制符箓最重要的灵材,风雷竹!”
“风雷竹?朝纲,这是什么?”李丽萍和柳菁菁异口同声的问道。
“萍萍,菁菁,相信你们也学过怎么制造纸张吧,就算是你们不知道详细的程序,但是,大致上的程序你们是知道的,是不?”赵朝纲并没有介绍什么才是风雷竹,而是开始说起制造纸张的程序。
“嗯,朝纲,我们知道制造纸张的大致程序,难道,朝纲你的意思是…….。”
“是啊。我的意思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赵朝纲接着李丽萍的话往下讲:“造纸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
手工则用有竹帘、聚酯网或铜网的框架,将分散悬浮于水中的纤维抄成湿纸页,经压榨脱水,再行晒干或烘干成纸。机制和手工两种造出来的纸最大区别在于,由于手工纸采用人工打浆。纸浆中的纤维保存完好;机制纸采用机器打浆,纸浆纤维被打碎,使得手工纸在韧性拉力上大大优于机制纸。
机制纸存在浆网速差导致纤维纵横向分布不均,手工纸不存在纤维纵横向分布比例不均,特别体现在书画用纸上(比如:宣纸)……..
最初的纸。是作为新型的书写记事材料而出现的。在纸没有发明以前,我国记录事物多靠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之类。商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实物资料,本世纪以来不断出土;战国到秦汉的竹简、木牍和帛书、帛画,也有大量出土实物。
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缣帛昂贵,简牍所占空间很大,都不便于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找廉价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旧麻料制成植物纤维纸。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渊源。
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造了造纸术。他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遂尊他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晋代开始,我国书画名家辈出,大大促进了书画用纸的发展。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父子时期书画用纸大有提高。晋与南北朝的书写纸抄经纸为麻和楮皮制造,纸面已敷用淀粉与白色矿物涂料并进行研光。
隋代统一南北后,唐、宋继承与发展了数百年造纸的成就,并开辟了唐、宋我国手工造纸的全盛时期:唐代书画与佛教盛行,使纸的需求剧增,造纸的原料扩大到用藤和桑皮等。
书画纸还用淀粉硝煮成涂料涂布后再经打蜡,最后用粗布或石块等揩磨砑光,写经纸还用黄檗染成黄色以避蠹……。
北宋时,安徽已采用日晒夜收的办法,漂白麻纤维以制纸,抄出的生纸光滑莹白,耐久性好。
南宋时我国南方已盛产竹纸,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欢用竹纸写字,认为竹纸墨色鲜亮,笔锋明快,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仿效,从而促进了竹纸的发展。
宋代不但盛产竹纸,而且开始用稻、麦草造纸。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记载了浙江人以麦、稻杆做纸浆及与油藤配用造纸。
到了明代,我国用竹子造纸的技术(指手工)已臻完善,该时代宋应星着的《天工开物》系统叙述了用竹子造纸的生产过程,并附有生产设备与操作过程的插图。该书已译成日、法、英文传人日本与欧洲,是我国系统记述造纸工艺的最早著作。
所以,可以说,竹子是造纸最好的原材料之一,而符箓的载体其实就是纸张,所以,我选择了竹子作为制造符箓载体的原材料。”
“原来是这样啊,朝纲,你选择风雷竹,是不是还有着其他的什么意思在里面?”
“嗯,菁菁,你说的很对,我选择风雷竹,确实是还有着其他的意思在里面。”赵朝纲对着柳菁菁点了点头,然后接着往下解释起来:“风雷竹为什么叫做风雷竹,那是因为这一种竹子在成年之后,具有风雷的属性。
众所周知,在下雨的时候,风越大,雷声越响,下的雨就会越大,因此,想要炼制呼风唤雨符箓,选择风雷竹是最合适的。风雷竹里面蕴含的风雷能量,能够增加呼风唤雨符箓的威力。”
“朝纲,照你这样说,难道这个风雷竹在修真界里面很是珍贵?”一边的李丽萍开口询问了。
“萍萍,并不是这样,风雷竹在修真界里面并不怎么珍贵,虽然风雷竹的生长并不是那样的简单,但是,在修真界里面风雷竹还是很常见的。”赵朝纲解释着风雷竹的价值。
“风雷竹只生长在风雷石上面,而风雷石在修真界里面并不少见,像是修真者或者妖兽,灵兽渡劫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风雷石。渡劫的时候,不仅仅有劫雷,还有狂风,因此,每一次渡劫之后,在渡劫所在地,都会产生一些风雷石。
在修真界里面,每一天都会有无数的修真者或者妖兽、灵兽在渡劫,因此,风雷石的产量并不少,再加上雷劫里面蕴含的力量极其的狂躁,因此,风雷石并不是那样的受修真者喜欢。
谁都不想自己在用风雷石炼制法宝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的时候,突然风雷石里面那暴躁的能量发生了爆炸,从而导致修真者这一次的炼制失败了,所以,风雷石在修真界里面,真心是不怎么受欢饮。
还好的是,风雷石不受欢饮,但是,在风雷石上面生长出来的风雷竹却很受修真者的欢迎。
风雷竹石依据着风雷石成长的,因此,风雷竹里面理所当然的蕴含了一些雷劫的力量,从而导致用风雷竹炼制的符箓或者其他什么的进攻性法宝,在威力上面要加强几层,甚至更多。
因此,在修真界里面,风雷竹还是很受修真者喜欢的。当然,由于在修真界里面,有着无数的风雷石,因此,风雷竹并不珍贵。”
赵朝纲解释清楚了风雷竹的一切,因此,李丽萍和柳菁菁对于风雷竹很快就在没有什么疑问了。
“萍萍,菁菁,看好了,我这就开始用风雷竹炼制符箓的专用纸张!”介绍完了风雷竹的具体情况,赵朝纲开始用风雷竹炼制符箓的专用纸张了…….....。
…………………………………………………………………………………………………(未完待续)
ps:注: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