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训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命运的安排。每个人都肩负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按命运指定的目标前进。

    可能再过20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领导、大企业家、大科学家。

    所以。人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持之以恒地朝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把一切和自己无关的事情统统抛弃。

    2我需要做什么?要分清缓急,还应弄清自己需要做什么。

    总会有些任务是非做不可的。重要的是必须分清某个任务是否一定要做,或是否一定要由自己去做。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非做不可,但并非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你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监督其完成。

    3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人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即他们会比别人干得出色的事情上。

    在这方面,要用巴-莱-托(80/20)定律来引导自己:人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这样使用时间是最具有战略眼光的。

    4什么能给我最大的满足感?有些人认为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就一定能给自己最大的满足感。但并非任何一种情况都是这样。无论自己地位如何,总需要把部分时间用于做能带给自己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上。这样才会始终保持生活热情,因为自己的生活是有趣的。

    (2)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

    米国商业及电脑巨子罗--斯?佩--罗说:“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

    罗--斯认识到,人们确定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后,不等于事情会自动办得好。

    自己或许要花大力气才能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而始终要把它们摆在第一位,肯定要费很大的劲。

    下面是帮助人们做到这一点的三步计划:

    1估价。首先,要用上面所提到的目标、需要、回报和满足感四原则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作一个估价。

    2去除。第二步是去除不必要做的事,把要做但不一定要自己做的事委托别人去做。

    3估计。记下为达到目标必须做的事,包括完成任务需要多长时间,谁可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等资料。

    (3)根据轻重缓急开始行动

    在确定了应该做哪几件事之后,必须按它们的轻重缓急开始行动。大部分人是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优先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些人的做法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懂得生活的人不能这样,而是按优先程度开展工作,以下是两个建议:

    1每天开始都有一张优先表。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会见时,艾--维?利说自己能帮助舒--瓦--普把他的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

    舒--瓦--普承认他自己懂得如何管理,但事实上公司不尽如人意。可是他说自己需要的不是更多知识。而是更多行动。

    他说:“应该做什么,我们自己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听你的,在合理范围之内价钱由你定。”

    艾--维?利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使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过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

    这花了大约5分钟。艾--维?利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又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钟头。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后来有人说。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而其中。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

    这个方法后来还为查--理--斯?舒--瓦--普赚得一亿美元。

    2把事情按先后顺序写下来,定个进度表。

    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好,这对于自己的成功是很关键的。这样就可以每时每刻集中精力处理要做的事。但把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时间安排好,也是同样重要的。

    这样做给自己一个整体方向,使自己看到自己的宏图,从而有助于自己达到目的。

    按照以上方法和步骤去做。学会分清轻重缓急,能够合理安排好主次。将会给自己带来生活上和事业上的喜悦,这不仅需要实际的身体力行。更需要开动思想的机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一种德行坚持下去。

    分清主次,还需要适度,适度就是恰到好处,这是很难达到的中庸境界。

    举一些实例。我们爱孩子要适度,不能太残忍,把孩子当做发泄的工具,经常打骂孩子,也不能太娇惯,把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当做是合理的,如七岁孩子喜欢玩游戏,父母就给他买平板电脑玩游戏,不管他的视力如何,就会提早造成孩子的近视;

    孩子自私不愿意把玩具给其它孩子玩,父母不管,就可能造成孩子任性、骄横;

    孩子不愿意外出交往,父母把孩子锁在家里,就会造成孩子孤僻、不善言辞的性格。

    正确的干预应该是,父母买来电脑之后,要告诉孩子如何使用电脑,要督促孩子每次玩游戏不超过一个小时,眼睛与电脑应保持一尺的距离,要在良好的光线下操作等。

    父母应告诉孩子,玩具可以借给别人玩,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创造快乐。

    父母应主动带孩子外出,认识自然和社会,与喜欢的东西(包括静物、动物、人)交朋友,告诉孩子讲礼貌,简单介绍自己,乐意接触别人,正确称呼人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父母有意识地做到适度教育,才能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品性,做一个踏实自信的人。

    再拿工作来说,工作狂和工作懒散是偏离正常工作要求的。

    工作狂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家庭观念及其他爱好,不会照顾自己,容易劳累致病,被家人谩骂,被其他人议论为傻瓜,一旦在工作中受挫(如失业),他们就可能悲观失望,产生无所适从的境况。

    工作懒散者则是令领导和同事头疼的人,他们对工作不认真,容易出差错、闹矛盾,给其它工作人员带来不利影响。

    工作中的适度,就是顾及集体和个人利益,对工作负责,认真履行职责,对同事尊重,分工合作,互帮互惠,讲原则,力求公平合理,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未曾相识的人,按照伦理道德、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既不能太热情、信任、依恋,为对方无限期地付出,也不能太冷淡、怀疑、绝情,不给对方一点好处,因为物极必反,前者可以使对方产生依赖性,后者可以使对方产生仇恨,双方不平衡的心态,必然会想办法改变各自的态度,热情的人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讲奉献的人是神,不是神的人只能做到适可而止;

    冷淡的人也需要友情,没有友情的人寸步难行。经过时间的考验,热情和冷淡的人,都在改变各自的言行,逐渐走到一起,走上平淡、平和、平静的生活境地。

    每一个人都是自由和不自由的混合体。自由的时候基本上是独处的,如写作是自由的,写自己喜欢的文字;不自由的时候则说明个体与他人或社会联系在一起,在单位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在社会团体中要受组织约束,在家庭里要顾及家人的感受,等等。

    因此,要想保持平和的心态,讲究适度生活,就要处理好各种关系,避免矛盾或冲突的频繁发生,如个人与单位、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系要摆正――个人永远是微小的,只能摆在后面,即顾全大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厚薄之分,但总是互惠互利的,即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一方改变了态度,另一方也会跟随改变,否则,就会失去平衡。

    如父母与儿女及兄弟姐妹之间是血缘关系,因为养育之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时间长,亲情才会厚重;师生、同学、同事、朋友等关系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或浓或淡,跟各自的情感投入和所处的环境有关,不能随意取舍,也不能怨恨对方。

    综上所述,人的一生中,有必要分清主要和次要的事情,注意主次之间的自然转换,把握好人生的各个阶段,不断调和自己的心态,力求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过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

    ………………………………………………………………………………………………(未完待续)

    ps:注:谢谢rgan大大的月票支持,谢谢!

    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