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架的后背上,看着远处两个皇子和侍从、宫女慢慢的走过来。炅沉默寡言一些,炡在他身侧,不时和他说些什么,远远的看到季涟和玦儿都坐在秋千架上,都加快了脚步。
等走到跟前,炅才小心翼翼的问道:“爹的身子感觉好些了么?”他一日一日的长大,一日一日的发觉父亲的威严,以及父亲对他的诸多要求,虽然每天一起用膳的时候神情温和,但是检查功课时一点也不马虎,不管哪里有丝毫的行差踏错,都会被父亲揪出来严厉的教育。
炡在一旁轻快许多,不等季涟回答便笑道:“爹今天气色好多了呢,再过些日子估计就好了。”
炅有些疑惑的看了看炡,目光又回到季涟身上,等待他确定的回答。季涟笑了笑,道:“嗯,有娘陪着,你们也不用这么担心,好好跟着先生读书要紧。”
炅嗯了一声,炡微微笑道:“今天的功课都念完了,卫先生也检查完了我们才回来的。爹的药吃了么?”
炡所说的卫先生,正是永昭元年的状元卫美芹,他当时被季涟一纸诏书扔到闽越蛮荒之地,永昭四年和永昭七年的两次地方官考核中皆政绩斐然,于是在永昭七年被调回长安,辗转六部之间,已被磨炼的干练稳重。永昭十二年季涟将他传唤到洛阳,开始教导两位皇子。
玦儿轻轻的拉过炅的手,笑着回答炡:“刚刚吃了,你们俩先回屋换身衣裳吧,再出来一起用晚膳。”
待两个孩子走进去,玦儿才向季涟问道:“你觉不觉着……你对阿炅太严厉了一些?他见到你都不怎么敢说话了,以前他不是这样子的。”
炅以前也是和炡一样活泼的,这转变大概是从去年的浴佛节起的,往年他们都是四个人一起去白马寺参加龙华会,观看寺里僧人为铜佛洗浴的盛大场面,然后在寺里用斋饭,下午再到洛水去放生,季涟和玦儿还照着舍豆结缘的习俗,互赠煮熟的五香黄豆,这本是亲友之间互相赠送,以示人与人之间相识皆是缘分之意,不过他们二人互赠五香黄豆,彼此心中的意义却又深了一层。
可是去年浴佛节的时候,炅从寺里僧人那里听来种种佛经故事,想着季涟这几年来身体渐渐有些不好,便想学着寺里僧人苦修的法子,为父母积福,被季涟知道了之后,狠狠的斥责了一顿,一时又难以跟他讲清个中种种缘由,炅乖乖的听了话,从此之后却逐渐有些怕季涟。季涟见他这样子,便抽了空,好好的跟他讲了为人君主的责任,凡事不可太过,礼佛固然是好事,却切不可因此而忘记礼法伦常等等。炅年纪尚小,听得不十分懂,只是知道父亲对自己期望甚重,于是更加心怀惴惴,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让季涟失望。
季涟想了一想,笑道:“他这一年性子沉了许多,不过照我看……也不是坏事,阿炡平时活泼一些,跟在他旁边,他也不至于太闷的。我倒觉着……他们两个现在这性子,倒是互为补益,阿炅要是再长大几岁,我就更放心了。”
玦儿听了这话,有些默然,他们两人虽都刻意不提起季涟如今的病情,但该做的事情总都得做,季涟已往长安和平城府发了诏书,要柳心瓴等一众凤台阁大臣、六部尚书、侍郎和在平城府节制周边各州府军马的符葵心来洛阳,这个时候这样的举动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明白。此时听季涟说“放心”二字,心中强自压抑的伤心突然间又迸发出来。
她脸上的愁容一下子就蔓延开来,歪了歪身子,将头埋到季涟怀里。季涟轻轻笑了一笑,拔下她头上的桃木簪子,十指成梳的插到她的乌云秀发之中,玦儿闷头闷道的说了一句:“才梳好没多久的头,你又这样!”季涟总是喜欢早上替她梳髻,梳好了再把簪子拔下来,用手指去绕她的发丝,等要见人时重新梳过——这样来来回回的折腾,也不嫌累的慌。
季涟果然又开始绕她的发丝,笑道:“怕甚么,待会儿保管给你梳好就是,为夫在这里享了几年福,现在别的什么都不会了,就梳髻描眉这两项,恐怕全天下也难以寻出几个敌手了。”
四月初二,柳心瓴率凤台阁六学士和六部尚书、侍郎等一干重臣到达洛阳,见到诸位重臣都到了,季涟稍微放了心,气色也好了些,在泰始殿接见了众人,柳心瓴看到季涟脸上已没有几两肉的样子,甚是难过。
初三时符葵心也到了,季涟将炅和炡都唤到塌前,向众人道:“朕自去年入冬以来,身体不豫之感日甚,恐已时日无多,如今万事皆定,边陲安宁,不放心的也只有两位皇子了。”
众人见季涟这样,已知他是要趁着精神还好时交托后事了,纷纷劝他好好休养身体,两位皇子孝友仁爱云云。
季涟稍一摆手,随侍在侧的正是这几年来督导炅和炡功课的卫美芹,他看到季涟动了动手指,忙从一旁的书橱中搬出一个匣子,打开后拿出一卷黄绢,摊在案头。玦儿将季涟的身子稍稍扶起,季涟又审阅了一遍早几日就拟好的诏书,然后向柳心瓴道:“柳先生看看可还有什么遗漏的?”
柳心瓴接过那黄绢,仔细的看了两遍,这算是一份正式的遗诏了,只等盖上玺印后就可以生效了。
遗诏上的内容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的,传皇位于皇太子炅,军国大事有不决者,由内阁辅臣及晋远侯共决之。
柳心瓴看过之后并无异议,于是小王公公入内取出发布重要事务时才会加盖的皇帝大玺,用了印之后,再收入匣内。
季涟向炅伸过手,一手拉着他,一手指向柳心瓴,向炅交代道:“柳首辅以前是朕
101 第九十九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