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已废,贵妃独宠,又育有皇长子,大家也没有什么理由再一味碍着陛下的意思,可惜孙家出身商贾,士农工商中是最末一等,颇有点麻烦。上起折子来睁眼睛说瞎话,那是不入流的臣子们的勾当;稍微用心一点的,便考究了孙家的历代先祖,凡有点头脸的都抡出来遛了一遍;最高段的自然是那些常年能参与内朝的官员,心思缜密、善揣上意,他们并不随波逐流的上请立后的折子,而是重提永昭二年对突厥一战期间,江南丝茶商会带头向朝廷捐钱粮的旧事,说是如今太平盛世之下,新政推行顺利,朝廷明奖惩推恩信,人家不居功是人家谦逊,朝廷不封赏则是朝廷的疏漏了,那可是大大的有违新政七略中明恩威的诏令……
季涟看着这些折子,喜滋滋的向玦儿邀功:“这回可不是一个两个人说了,好多人联名上折子呢,你说给你爹我的岳父大人封个什么侯好呢?这里可拟了几个名号,有钱塘侯、越国侯、吴国侯、文定侯、宁远侯……你觉着哪个好?”
玦儿抿着唇,暗忖庙堂虽高,实属危地;江湖虽远,却为宁土,自己在宫里还是少拉扯父亲入朝堂的好,再则于季涟的名声上也不好,便劝道:“那年战死那么多将士,朝廷失了不少良将,也没有几个追谥封侯的;孙大人和符二公子立了那样的功劳,也才封了侯、伯;我爹不过帮着筹措了一些银两,你便要封侯,天下人会怎么想你呢?”
季涟面上僵僵的,拗道:“便是圣人也有三分偏好,秦穆还能为了伯姬放过夷吾呢,我不过是想封赏了你爹,接着也好下立后的诏书——再说了,朝廷讲究的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上战场的自然是要拼力死战,你爹出了银子也是尽了自己的力……哪有你这样做女儿的,整日里只会找爹要银子花,连女婿要尽点孝心你都推三阻四的?”
玦儿挽着他的胳臂笑道:“反正我爹也不止一次说我不孝了,他说我上辈子肯定是放高利贷的,他欠了我无数的银子,利滚利的,到这辈子还不完呢。”
季涟被她说的哭笑不得,玦儿摇着他的手撒娇,他心神略一恍惚,默默的想——不知你上一世,又欠了我多少银子?
等他缓过神来,又笑道:“你说不封侯就不封侯吧,那——好歹封个伯吧,嗯……请你爹娘到长安来,观咱们的礼好不好?”
玦儿心中自然盼着能见到父母,只是仍有犹疑:“我娘的身子,也不知受不受的住,杭州到长安可不短,就怕这一奔波,病况加重……”
这半年来杜蕙玉的病情时好时坏,和孙璞之间仍是冷冷淡淡,她平日面色柔弱,性子却是倔强,孙璞一年有一大半都陪在杭州,对她的病情也无能为力,便有百般的灵丹妙药,却是无济于事。
季涟略一思索,笑道:“这可是咱们这样的好日子,迟了好些年,难道你不想让你爹娘看着你风风光光的升座受册么……或者,你写了信回去,让你爹娘斟酌着办?若是能来,步程放缓些,反正今年的吉日也不少,日子往后延一延,好不好?”
玦儿几年来未见父母,心中自是挂念的,如今事情都定的七七八八,便依
第八十五章 千秋节尘埃落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