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五叔的不恭,乱臣贼子之心不死——”
说到此处,季涟挥了一挥手,小王公公碰上一把佩剑,季涟抽出佩剑置于案上,厉声道:“此春雨剑乃是永昌十年朕第一次随皇爷爷来秋狩时,皇爷爷所赐——今日若有人对朕心怀怨恨,认为朕不配祭祀这祖宗宗庙的,尽管用皇爷爷的这把佩剑来取朕的性命,朕纵然死于此剑之下亦毫无怨言!”
他遇刺之后气血亏损,此时虽神色严厉,力度却仍是轻弱,听在众人耳里,却有另一分的鬼魅。
一时众人寂静无言,有的不知说些什么,几个小的又被吓得开不了口,张太后见了,微微一笑:“涟儿,你五叔自永安年后,恃功骄恣,数次进毒于先帝,先帝宽厚仁德,不以此等败举废弃,他不思自省,反而做出此等悖逆之事——你怎可拿你这几位叔父去比那等人?”
襄王枟和赣王析听得张太后此言,忙跟着声讨皖王栎的种种悖逆举动,坚称陛下皇位乃从天所授云云。
齐王涵在一旁听得众人说完了,方才出声:“皇兄,那——五叔被关起来了么?”
季涟微笑道:“朕已多次宽恕五叔,奈何五叔自绝于天,朕实不敢再赦。五叔于谋逆当日已被当场格杀,朕已拟好旨意,革除袭爵,废为庶人,不入皇陵,除名玉碟;此次和庶人栎一同赴鹿鸣苑参与谋逆之人,已被尽数赐死——至于庶人栎的家人,朕不知如何处置,不知二位叔父和几位弟弟以为如何?”
众人听季涟如此口气,知他早已对皖王栎的家人起了杀心,只是不好明说出来,赣王析踌躇半晌才道:“陛下同皇兄一样,对人总存着宽恕之心,正因如此才有像庶人栎这样的人一而再再二三的作出此等丧尽天良之举——事已至此,斩草宜除根。”
季涟收起笑意道:“如八叔所言。”一面向小王公公使了个颜色,殿后走出两位史官,正是记述帝王日常实录的,季涟接过看了后吩咐道:“将今日这份抄录几分,明日送回去传示凤台阁及六部官员。”
张太后指着桌上的春雨剑笑道:“涟儿,快把这东西收起来吧,搁着这个在桌上,看着让人心惊肉跳的,还怎么吃得下饭。”
季涟微笑颔,收起剑后转头向宁太皇太妃笑道:“朕记得当年皇爷爷把这柄佩剑赏赐给朕的时候,正是太皇太妃随驾的吧?”
宁太皇太妃忆起往事,雍容笑道:“可不是,那时候陛下才十一岁”,说到这里她别有深意的瞥了玦儿一眼,“贵妃那时才进宫没两年呢,一转眼就这么大了。”
张太后听了这话,也闲话了几句当年玦儿初入宫时的情形。
江淑瑶在季涟和玦儿中间,看着这一家子正在幸福的忆当年,好像自己反而是一个不该出现的人一样,略泛起一丝涩意。
玦儿微微牵起嘴角向宁太皇太妃道:“那时候多亏了太皇太妃照顾呢——皇爷爷一向要咱们把太皇太妃当祖母来孝敬的。”
提起往事,宁太皇太妃脸上泛起一丝甜蜜,毕竟自孝仁皇后薨逝后,她一直以贵妃之尊代摄六宫,又养有一子,在永昌帝崩后免于殉葬,如今又能跟着儿子在封地被尊为赣王太后,颐养天年,实在比当年在宫里腥风血雨幸福得多。
季涟斟了一杯酒端给宁太皇太妃:“可不是么,朕听说皇祖母病重时,皇爷爷就要太皇太妃就协理六宫了,皇爷爷一直拿这些事情教导后辈,说是贤德堪为后宫典范呢。”
宁太皇太妃接过那杯酒一饮而尽,季涟又斟了一杯奉给张太后,张太后接过酒,看到江淑瑶脸色黯然,便道:“涟儿,你这才受了伤的,别喝多了,对身子不好的,让人替你饮了吧。”说着便向江淑瑶使了个颜色,江淑瑶望了望张太后,又看了看季涟的脸色,季涟却将银觞径直递给玦儿,转头半撒娇半嬉笑的向张太后道:“母后
第四十六章 寒波殿中秋月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