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 三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此时季涟自然不能出什么差错,他暗想着,还是想法让陛下早定储君,让季涟入住东宫,方才能安心。

    日子又渐渐的近了夏天,季涟下了课不再和玦儿坐在屋里写字,而是照例带她去曲江池赏荷,玦儿又老一个人跑过去钓鱼。孙家因玦儿在宫里的缘故,每年夏天都另外贡呈些上好的绸缎和其他布料入宫,玦儿不喜绸缎,只取了些麻丝料给自己和季涟做了几套新衣。

    季涟在朝堂上也逐渐收敛锋芒,永宣帝似是觉得这个儿子变沉稳了,口上虽不说,心里倒在暗暗点头,平日里有几次便和皇后提起正式册立太子的事情。

    七月十五,季涟才随永宣帝下了中朝,准备回崇明殿,永宣帝忽道:“昨日你母后说有事找你,你过去看看吧”,末了又加上一句:“你母后平日里为你操了不少心,你凡事也该三思而后行,不要老是让朕和你母后担心。”

    季涟应了,便往明光殿去了,路上不住揣测这次母后又有什么让他头痛的事情。

    到了明光殿,见涵儿和几个宫女正在外殿玩耍,几人向季涟行了礼,便有太监向张皇后通报,只听得张皇后在里间道:“涟儿来了,快进来吧。”

    季涟走进里间,见张皇后旁边坐着一个少女,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头上挽着一个懒云髻,簪一只细细的白玉簪,上穿一件浅蓝色镶边云幅线单衫,下着血红底白宝相花印花绢褶绉裙,只是低着头,看不清模样,忖道难道母后又要给我送人来了?只是见这少女的样子,不像是平常的宫女,似是哪家的名门闺秀,有些来头的样子。

    季涟忙向张皇后见了礼,张皇后笑道:“你也好些日子不来这里了,行这么大的礼做什么。”忙叫侍女扶了他起来,把他拉到自己身侧坐下,道:“这是蜀中江家的女儿,名唤淑瑶,永昌元年生的,比你只小了两岁。她父亲到京里来办事,把她也带了出来玩,正巧她家与你外婆年轻时有些来往,这次进了京来,正巧被本宫知道了,所以接她到宫里来住几天,你要是得空,就陪她四处走走。江小姐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孩子,从小习得琴棋书画,与你的性子倒是有几分合。”一面又侧身对江淑瑶道:“你这孩子,只是低着头做什么,还不来见了殿下。”

    那江淑瑶方才抬起头来,一张小巧的鹅蛋样脸,下巴微尖,一双秀目眼波流转,似有情似无意的在他面上一过,又低下头道:“民女江淑瑶见过殿下。”

    季涟大致猜到张皇后又是要给他送人了,只是这次不是宫人,换作大家闺秀了,长得倒是不错,只是他要再敢收,不知玦儿要闹成什么样,一面寻思着推辞之策,一面笑道:“我脸上长了花么?江小姐这么怕寡人的样子。”

    江淑瑶这才抬了头,脸上似有红晕,张皇后只是说了一些闲话,不是给季涟讲这江小姐如何知书识礼,便是给江淑瑶讲季涟从小如何被先帝宠爱,如此讲了一刻的样子,张皇后便道:“涟儿今日就留在这里用膳吧,下午还有些话叮嘱你呢。”

    季涟推脱不得,只好应了,一顿饭吃的索然无味,又要表现一副母慈子孝的样子给外人看,脸上不停地堆着笑,好不容易用完了午膳,江淑瑶便寻了个机会说要出去转转,留张皇后和季涟好说话。

    等江淑瑶出了门,张皇后便道:“涟儿你看这位江家小姐可合你的意?”

    季涟笑道:“母后是怪儿子不常来看望母后,所以要另找一个解闷么?”

    张皇后笑道:“这些日子你父皇常担心你,说你年纪也不小了,只是性情不定,想着你要是成家了,也许性子能稳重些,所以就让本宫四处寻访名门闺秀许给你做太子妃……”

    季涟闻言大惊:“母后,皇爷爷……”

    张皇后不待他说完,打断道:“孙家的小姐,你爷爷也是极喜欢的,当年也曾下旨说比照公主之例抚养,本宫估摸着也该下个旨,正式给她个公主的名号了。”

    季涟一呆,痴了半晌,原本想用来搪塞的千言万语一时哽在喉咙里……他一转念便知张皇后必是算计好了所有的路子才来和自己说的,怅然半晌后道:“父皇也是这个意思么?”

    张皇后笑道:“你不是才从你父皇那里回来的么,前几日才和你父皇商量来的。”

    季涟记起早上自己来时父皇的叮嘱,心里又沉下去三分,便道:“母后……容臣再考虑几日。”

    张皇后笑道:“我也知道这事一天两天的你也想不清楚,只是这江小姐下个月就要随父亲回去了,涟儿你想好了

第十 三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