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八 章 银汉秋期万古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情愿,小脸皱作一团:“药好苦,我不想吃了。”

    季涟心疼的抚着她的脸,道:“再苦也得吃呀,不然病怎么好呢。”玦儿只是皱着眉,季涟想着要不是昨日要她晚上出来,又在秋千架那里坐了好久,也不会病成这样,心下歉疚,便叫了小王公公过来,道:“小王,你去御膳房,找师傅赶紧做点蜜枣过来”,又哄着玦儿:“喝了药赶紧把蜜枣塞在口里,就不苦了。”

    玦儿听见蜜枣二字,原本就烧的红的脸上越的尴尬起来,侧过脸去避开季涟的眼神,季涟知她想起昨夜之事,自己脸上也有些微微烫。

    高烧到第二日才退下去,太医又开了些进补的方子,季涟一一逼着玦儿服下了,正安顿她躺下休息了,忽见余公公闯了进来,道:“殿下快过去看看,陛下,陛下不好了!”

    季涟一听大惊,便起了身来,玦儿也要跟着去,他忙劝住了,说自己去看看再遣人报信回来。说完忙跟着余公公到了秋风殿,太医已黑压压的跪了一片。

    季涟忙让小王公公到东宫给父王报信,见永昌帝躺在睡榻上,似乎微缓过来的样子,看到季涟来了,忙招手让他过来,季涟才陪着永昌帝说了几句话,便见五皇叔栎赶了过来,心中暗自急,巴不得小王公公赶路用飞的。

    五皇子栎见了永昌帝,便一个劲的嚎啕大哭,见季涟在旁边,面色上颇有忿忿,又不好说什么,永昌帝被他哭烦了,道:“现在哭个什么,朕还没死呢!”

    正说着,太子楀就到了,他身体有些肥胖,赶起路来本就慢些,一见五皇弟在这里,知他必是更早得了消息,好在季涟守在这里,自己不至失了先机。永昌帝见太子楀过来,便招呼他和栎到自己的床前,道:“想来朕日子是不久了。”

    楀和栎忙不住的安慰,道父皇智勇睿略,天必佑之,定能逢凶化吉福祚绵长云云,永昌帝摆了手道:“这个时候你们也不用拿这些话敷衍朕了,就算天天被人叫万岁,也没有人能活到万岁,活到百岁就是罕见了。朕这一生,该做的也都做了,也没什么事情好后悔。”

    不多时四皇子枟和八皇子析还有几个公主也到了,又围着太医们一顿盘问,永昌帝有些不耐烦起来,挥了手道:“你们让朕清静一点吧,都先出去,楀和季儿留下。”

    栎颇有不甘的退了出去,这些年永昌帝对季涟的宠爱日长,自己却渐渐的受了冷落,听到父皇这样说,也没法子,只好出去了。余公公掩了殿门,永昌帝拉过太子楀的手,道:“这些年是朕一直冷落了你,想必你心里……对朕也颇有些芥蒂”,太子忙称儿臣不敢,永昌帝继续道:“栎儿是朕和你母后的小儿子,朕自然偏疼些小儿子,你就是怪朕也是应该的。”

    楀只是默默流泪,过了半晌才道:“儿臣身为长兄,平时礼让弟弟也是应该的。父皇这些年来把涟儿放在身边养大,花的功夫也并不少。”永昌帝听得此言,又拉过季涟,对楀说道:“你一向宽厚仁慈,朕从前总跟你母后说,怕你将来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耳根子又软,所以朕总是放心不下。朕总觉着……栎儿比你更像朕,平时对你脸色不免差了些。”

    楀忙哽咽道:“都是一家兄弟,父皇再这样说下去,儿臣真是万死莫辞了。”

    永昌帝摇头笑笑,道:“好在你养了个好儿子,到头来朕现倒是这个皇孙最像朕啊。”想了一阵又道,“北方边境患乱不断,朕一直想帮你留下一个太平江山,这样你仁德治国,也是好的,可惜苍天不肯让朕顺了心去。不过朕帮你养了这个儿子出来,北方之患我倒也不太担心了。”

    永昌帝接着道:“你那几个弟弟,本来早该就藩了,朕因为偏疼栎儿,又不想人说朕偏心,所以把他们都留在了京城。这样总是不好,朕已经写下了诏书,封栎儿为皖王,让他明日便启程去藩地吧。”

    楀忙道:“可是父皇这几日身子不好,五弟一定想侍奉床前,父皇何必这个时候让他走呢?”

    永昌帝道:“你这样对他,他未必有这样的心思对你。朕这些年也看透了,只是他跟着朕征战多年,朕总是舍不得。现下我不行了,让他早点走吧,免生事端。枟儿封襄王,析儿封鲁王,让他们都和栎儿一同启程就藩吧。诏书我已命顾安铭拟好了,玺印也早已盖好了。将来栎儿要是有什么胡作非为的地方,你也多担待一些,实在不象话,就把他留给季儿处置吧。”

    “顾安铭一直都向着你,我是知道的,他虽然平时不和你来往,可没少在我这里给你说好话。唉!”

    楀仍是流着泪要父皇保重身体为要,这些事情以后再说,永昌帝摇摇头道:“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我不放心的也就是这件事而已,交代清楚也就好了。你也回去吧,叫外面的那几个都回去,让季儿在这里陪我说说话就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