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讨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将军庙,这里再次成为一个旅游求愿的胜地,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大约过了一个月,夏老的电话打了过来,说墓志铭上的文字已经全部破译了,而且整个墓室也已经做了详细的考古,这是隋代少数民族大将军墓,然后还给我发过来一份考古的结果资料。

    “该墓平面为‘甲’字形,长30.9米,深8.6米,有3个天井;墓道内原来绘有一些人物壁画,但大部分已经脱落。该墓虽然被盗贼搔扰过,仍出土有墓志、石门、陶俑、陶罐、陶磨、贝壳、陶珠等112件文物。

    该墓墓室内发现了众多红彩陶俑组成的出行仪仗队,竟考古还原后发现,队伍前面是披挂盔甲的骑士俑,中间部分是骑马的乐俑,马的左侧均放置了一面陶鼓,排在后面的是仕女俑,造型精致,栩栩如生。

    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该墓是关中地区首次发现隋代时期少数民族茹茹族的墓葬,对研究北方少数民族史具有极大的价值。从出土情况看,这些陶俑虽然被扰动过,并且从以往发现的隋墓来看,仪仗队排列组合位置如此准确的比较罕见,对研究陪葬出行仪仗队排列顺序问题大有帮助。

    墓志显示墓主一生战功赫赫,从墓志长六百余字的记载可以看出,墓主名叫郁久闾可婆头,京兆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是当时的少数民族茹茹族,祖上为躲避战乱从北边大漠地带迁移过来。据了解,茹茹也称柔然,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在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活动于大漠南北和西北地区。

    墓志记载,墓主“挺鸾凤之姿,拱金虎之气”,一生战功赫赫。他17岁时承袭爵位吐豆弗。后来归顺北齐被授为沙州诸军事、沙州刺史、大贤真备身、正都督、寻加伏波将军、假仪同三司等官位。在突厥侵扰时,他亲手杀死敌军首领,被授为仪同三司、安德县开国公、右卫大将军等职。此后,他更是战功显著,北周时被“授上开府、九陇郡开国公,寻加大将军”,隋代时先后被授为北道行军总管、长州诸军事、长州刺史、北道行军元帅。

    墓主62岁时因病死于豳州(今彬县一带)。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

第二十四章 讨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