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章 佛门九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对于小乘佛教来说,一般立前六识,认为到达六识为罗汉,七识为尊者,八识为菩萨,九识为佛祖。

    据《宗镜录》卷四所释:九识即,(一)眼识,眼与se为缘而生眼识,为能见者。(二)耳识,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为能听者。(三)鼻识,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为能嗅者。(四)舌识,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为能尝者。(五)身识,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为能觉者。(六)意识,意法为缘而生意识,能分别前五根所缘se等五尘境界。(七)末那识,又称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成染净者皆由此识。(八)阿赖耶识,意译作藏识。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具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九)阿摩罗识,意译作清净识、白净无垢识。此识乃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非生死之能羁,非涅盘之能寂,染净俱泯,湛若太虚。

    听着胖子的述说,我们都惊呆了,这比出现阎罗王还惊讶,什么时候胖子懂这么多?难道智慧光明佛出现后,这小子就有佛缘了?

    胖子似乎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反应,依旧自顾自的解释着:“所谓九识的形成,大多数的观点是受外界影响的产物,而这种影响又作用于自身 ,所以九识可以看做是一种虚拟,我这样说可能不太易懂,就这样来说吧,所谓九识,可以是有意识或无意识这两种在主导的产物,当然有意识的在生命中好像更能被捕获,然而无意识的才是主导我们生命路线的,但有意识无意识两者本来就是太极图般的关系,所以如何去发现你生命中何事何时有或无这个诉诸本源的事在于更高层次的探索。我们以为我们的九识是自己的天xing或是自然而然的,这本身就是种无意识,但这种无意识等同于无知,我们的反应是通过周围的情况来反应出来的,就像一件事不是我们感到开心难过,而是我们应该开心难过,我们会审视环境来得出

第九十六章 佛门九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