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七章 先生开始抢人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给。”

    “哎,好吧哥……”四人感激地收回了银子。他们焉能不知,苏录这是在变着法子,既让他们不违背毒誓,又不让他们破费。

    他们毕竟还年少,就算家里都条件不错,也费了牛劲才拿出这一两银子来。要是莫名其妙就没了,回去免不了一顿打……

    “走了走了,上课去了。”李奇宇没看成热闹,无聊地招呼一声,同窗们便夹着书本离去,一起前往省身斋。

    ~~

    这时节,张先生已经讲完了《中庸》。

    接下来书院的教学,便进入‘五经通识阶段’。将由五位经师分别讲授《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本学年还剩下五个月,五位经师要将这‘五经’全部讲完,难度自然极大。就连相对简单的‘四书’,张先生用极快的速度,还讲了整整半年呢。

    好在书院对下斋学生的要求,只是‘通五经大义’而已,即对‘五经’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与学术流派有个整体认知即可。

    并不要求像‘四书’那样,要背诵并吃透全文及《章句集注》。

    这样做的目地,是让学生对‘五经’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期末时,从中选择一经作为自己的专业,在下一学年进行深入学习。

    即所谓的‘专治一经’。

    但这不意味着接下来半年的学习就轻松了,因为每天下午,张先生依然会带领学生们继续精研‘四书’。

    这一遍精研,以朱熹的《四书或问》为主要书目。这套书共三十九卷,是朱熹为解答《四书》学习中的疑问而作,对《章句集注》中的难点进行了补充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其注解真意。

    属于是参考书的参考书……

    但本年接下来的月课,依然只考四书题。

    事实上,四书学习将贯穿每个学子学业始终。因为虽然没有人承认,但谁都知道,实际上科举最重头场,而头场,考的正是四书题。

    所以对读书人来说‘四书’是本,永远不能忘本。

    ~~

    因为是通识课程,无需深耕细作,所以上午的《易经》乃三斋合班授课。

    好在经过淘汰,现在只剩四十名学生了,四十人集中在一间讲堂中,还不算太拥挤。

    教授《易经》通识的,正是那位白发苍苍的祝先生,他上来便直接了当告诉众弟子,明年精讲《易经》的还是自己,所以希望他们好好听,期末能选自己的课……

    当然选择是双向的,谁漫不经心、表现不好,就算想治《易经》,他也绝对不会要的。

    说完,祝先生便开宗明义讲解道:“《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学生们闻言纷纷侧目,心说苏同学的四言破题,传染性也太强了吧?怎么连先生也学会了?

    “其分为《经》与《传》两部分。前者由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组成,可做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十篇文章,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学生们本来没太当回事儿,闻言全都来了精神,举手提问道:“先生,学了易经就会算卦了吗?”

    “当然。”

第一百零七章 先生开始抢人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