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零九章 孙承宗的努力(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提议,他思考了好几天的时间,权衡利弊,答应苏天成的请求,好处肯定是多很多的,但弊端也是存在的,福建的郑芝龙,富可敌国,但也隐隐有占山为王的意思了,苏天成在登州、莱州和青州如此的发展,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迹象,他不得不思考。

    关键时刻,杨嗣昌开口了。

    杨嗣昌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谁都知道,他马上就是内阁首辅了。

    “皇上,臣到登州和莱州去巡查了,后金鞑子惨无人道,烧杀劫掠,毁掉了登州和莱州,臣见到的状况,惨不忍睹,尽管苏大人费尽全力,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后金组建了水师,说明他们的重点,可能转移到登州、莱州和天津等地,辽东的边关,ri益稳固了,后金鞑子无机可乘,转而寻找其他的突破口,臣与苏大人商议之时,苏大人也提出来这等的担忧,但当时虽未提出来开海禁和组建水师的计策,可能也是因为登州和莱州的重建任务繁重,一时间想不到这些。”

    “如今苏大人提出来了开海禁和组建水师,是围着我大明朝的稳固着想的,朝廷无力承担登州、莱州和天津防务的巨大开销,臣以为,朝廷可以准了苏大人的奏折。”

    “臣以为,朝廷既然准了苏大人的奏折,就要明确在登州和莱州的驻军人数,以及水师的军士多少,这一系列的开销,都应该是苏大人自行筹谋,朝廷不列出专门的开销,若是初期的建设,存在困难,朝廷可适当的考虑,予以一部分的扶持。”

    “臣相信,建设好了登州、莱州、青州和天津等地,后金鞑子必然会有所畏惧,登州和莱州的情况,不会再次出现了。”

    意见基本上明确了,朱由检终于开口了。

    “朕看,孙爱卿、刘爱卿和杨爱卿的意见是可行的,苏爱卿殚jing竭虑,为我大明朝的安危着想,朝廷也不能够不予支持,就由孙爱卿带朕宣旨,准了苏爱卿的奏折,将青州一并划归苏爱卿管辖。”

    孙承宗跪下了。

    “皇上,臣年老体弱,恳请辞去内阁首辅职位,臣尸位素餐,愧对皇上的信任,不敢继续占据首辅的职位,免得耽误了朝廷大事,臣恳请皇上恩准。”

    “孙爱卿快快起来。”

    朱由检连忙走下来,扶起了孙承宗。

    孙承宗已经流出了眼泪。

    “孙爱卿为朕、我朝廷做出来诸多的贡献,如今年岁大了,朕也是于心不忍啊,朕不能够老是不放手,如此孙爱卿为朕举荐首辅人选吧。”

    “臣以为,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大人,一心为国,能力出众,可出任内阁首辅。”

    朱由检点头的同时,杨嗣昌也跪下了。

    还没有等到杨嗣昌开口,朱由检就说话了。

    “孙爱卿多次提出来致仕,朕不能够不准啊,即刻拟旨,敕封孙爱卿太傅,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出任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并敕封太子太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