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中央号召,就是靠海吃海,猪肉供应被停掉一半了。”
小强吃着这年头的天然海参,感觉入口肥美,比后世的养殖水海参香得多,心说这野生玩意儿要是带去211,按照市场价,干货起码是5元一斤啊,再说这年头的大海全无污染,价格应该更高才对。这跨时空海产品生意也不知能不能做。
小强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大快朵颐的吃着,咸鱼红烧后香喷喷,蛤蜊汤鲜美可口,一大盆红烧海参肥嘟嘟,这让小强忍不住多吃了一碗小米大米混着的杂粮饭。心说这算不算上级领导下来参观后打秋风啊?也不知自己会不会被群众骂成**?
于是小强临走时非要东子留下2元钱,作为两人这顿饭的伙食费,吴厂长哪里肯收,最后拗不过,终于还是被东子死缠烂打的塞了这2元钱。随行的青岛市公安局局长王俊也掏出钱来,非要吴厂长收下,把吴厂长闹了个大红脸。
小强笑道:“下次咱们来,您就按照厂里的标准伙食,该咋样就咋样,不要搞特殊化,咱们**员不兴这一套,这要是被总理知道,我这是要吃批评的。”
说完之后,小强脸红心跳,心情颇为矛盾,心中自问自己这觉悟怎么变得这么高了?吃饭之前看着那盆红烧海参你丫怎么口角流涎不说这话呢?孙子哎!你是不是有点装过了?
吴厂长手忙脚乱的叫出食堂大厨,最后硬是咬定,每人伙食只要两毛钱。扯皮半天,小强真心有点累了,赶紧收了找钱驱车前往机场。
下午四点,小强乘31号客机离开青岛,回到了北都。
此刻福建沿海,解放军主力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准备在收复金门、马祖两个岛群之后一鼓作气,登6台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连续播了一周的劝降书,敦促台湾残匪无条件投降。
小强回京后已经是当天傍晚,他命刘振驱车直接回家,打算明天一早再去汇报工作。
回到自己居住的四合院里,小强感觉疲劳不堪,连续两天的飞行视察让他感觉兴奋之中又充满压力,回到家里放松下来,又觉得疲劳感涌了上来。
听到轻轻两声敲门声,小强知道一定是于凤。东子一定是一边敲门一边叫长,这轻轻的声音和节奏,必定是于凤。
“请进。”
于凤推门走了进来道:“我给你把把脉,你这次出差回来的倒是挺快呢。”
小强捋起手腕上的袖子道:“去了趟安徽,又去了趟山东。”
于凤在小强边上沙坐下,白瓷一般的修长手指搭在小强的脉门上,一边把着脉一边睁大眼睛不相信的道:“你骗人吧?安徽山东这么远,你难道乘飞机飞过去的不成。”
于凤一边说,一边笑了起来,她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想法荒诞。
勤励的东子刚回自己屋把随身洗漱包袱拾摞好,就兴冲冲的安排老何热菜热饭,自己则拎了一热水瓶的开水,跑来小强屋给小强倒洗脸水。
听见于凤的话,东子的疲劳感全没了,兴奋的放下热水瓶就道:“真是坐飞机!于大夫!
第二百三十九回大战前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