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才能保得佛门信众离世后,能往生极乐。并且自佛国取回的真经,能为信众消灾解难。
而且以往前通往佛国的西域丝路,路途遥远,所耗时rì长久,如今有海路可直通天竺,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求得真经。
京城里的勋贵世家,一些年轻子弟也开始纷纷私下传言,声称海外有珍宝无数,昔rì三保太监取回的不过是极少的一部分,如今重开海路,若自家能遣人随同船队出行,必能满载而归。
此等言语传入文官们的府邸后,再加上女眷们大多受了佛门大德的教诲。不少坚持反对开海之事的官员,后院的葡萄架子倒了不少。
京官俸禄本来微薄,那些与海商勾结的官员,在京官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之所以大多数官员会对开海之事做出抵制之举,主要还是这些人多年修习儒家文章,所带来的思想上的不认同。如今内宅不安,逼得这般人等无法继续强硬反对此事。
在皇宫之中,喇嘛们也开始行动,在一次宫内番经厂举行的密宗法事中,密宗法王札巴坚参为天子与万贵妃,正式上明
王与明妃(空行母)的尊号。
当天子问到天竺佛国之事时,法王声称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士自天竺入藏传教后,历代密宗传人,都希望能回到祖师家乡求法。
札巴坚参说自己听闻朝廷有重开海路之意,数十年前郑和已经证实,从海路前往天竺也是可行的,希望天子能够允许自己,随同朝廷船队前往天竺佛国求法。
在佛门、勋贵以及宫内喇嘛们的联手之下,朝野上下的舆论风向开始转变,明言反对开海的官员越来越少,只剩下几个死硬派的文官还在坚持。
西厂提督汪直为替天子分忧,暗中命阿附于自己的言官,上奏弹劾这几名官员,很快朝中再无异声。
张玄庆见自己事先的准备已经全部实现,开海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开始考虑船队建造之事。虽然天子已经下诏工部,命其整理造船计划,但按照当rì工部尚书王复所言,昔rì为郑和船队建造海船的宝船厂,现在是南京兵部所辖,看来自己接下来,要往南京一趟了。
算来自己入京已有不少时rì,张玄庆打算携夫人先回龙虎山一趟。自从父亲坐化后,母亲独自幽居于大真人府,难
第二十四章 朝野大震-->>(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